Powered By Blogger

2014年1月1日

讀書筆記-與無常共處108篇生活的智慧(佩瑪‧丘卓)

與無常共處108篇生活的智慧 Comfortable with uncertainty-108 teachings
佩瑪‧丘卓 (Pema Chodron)

33.倒轉輪迴
對可能發生的事完全敞開心胸,既不退縮,也不回到自我中心。
當你的世界崩解時,你會發現自己變得焦躁不安,這時你會做什麼?
如果你不符合自己所設定的裡想標準,心裡會有什麼反應?
每個人都令你不滿,因為沒人能符合你的要求,而你的整個生命都充滿著不幸、困惑和衝突。在這樣的時刻裡,不妨提醒自己,對準那份無依無恃的感覺,你會發現自己寧願為生活打拼,而不願面對自我的死亡。

34.培養四無量心
如果真的想讓快樂延續下去,只有從自我的防身之繭裡走出來。
四無量心:友愛心、慈悲心、喜樂心與平等心。
善待自己最佳的方式就是去關愛別人。這是消融眾生的苦難最有力的工具。
坐禪前後,是練習發院最佳時機。
從目前能狗受到的友愛、慈悲、喜樂或平等心開始發願,不論那份感受多麼有線也無妨。
(甚至可以列出一張清單,舉出哪些人或動物能激起你的願心)
將這些願望回向給自己和自己所愛的人,然後逐漸將願望擴大到更寬廣的關係互動。
發無量心:
願我想有仁愛之心。
願你想有仁愛之心。
願眾生都享有仁愛之心。
發慈悲願:
但願我能解脫痛苦及痛苦之源。
但願你能解脫痛苦及痛苦之源。
但願眾生都能解脫痛苦及痛苦之源。
發四無量心可以訓練我們認清心中的偏見,而不至於退縮或助長它們。
我們會越來越不害怕自己的痛苦。

35.友愛心的修練
將攻擊性轉成無條件的友愛,可以從自己已經熟習的感覺開始修練。
若想培養無量的友愛心,首先得找到我們已經具足的溫柔之感。目前所能感受到的善意。已非常實際的方式跟菩提心相應。
無論我們是在愛的溫柔中發現到它,或是在孤獨的脆弱中意識到它,都無關緊要。
1.為自己覺醒友愛心。《願我享有快樂及快樂之源》
2.為那些令你很自然會感到善意和溫柔的人發願。《但願xxx能享友快樂及快樂之源》
3.為某個有點陌生的人發友愛之願。《說出他們的名字》發同樣的願文,希望他們能得到快樂
4.為某個不相干的人發友愛之願。
5.為某個難以相處的人發友愛之願。
6.為上述五種人發更大的友愛之願。(消解所有的障礙)《但願我、我所愛的人、我的朋友、與我不相干的人,難以相處的人,全都享有快樂及快樂之源。》
7.將友愛心拓展到宇宙眾生的身上。不妨從自家人開始發願,然後再拓展到更大的範圍:「但願宇宙眾生都享有快樂及快樂之源。」
發願結束時,放下所有的念頭,放下所有的期望,單純地回到坐禪時的無念狀態。

36.培養慈悲心
覺醒菩提心的方式。
慈悲是更大的一種情感上的挑戰,因為它涉及到願意去感受痛苦。
練習培養慈悲心時,需要體驗對痛苦的那份恐懼,徹底而直接地和另一個生命的苦難產生連結。
培養慈悲心是一種勇敢的修練方法,它要求我們放鬆警戒,以柔軟的心貼近那些令我們懼怕的情境。關鍵就在安於沮喪的情境而不形成緊張的反彈;讓恐懼軟化我們的新而不形成強硬的抗拒。
透過為眾生、自己及自已所不喜歡的人發願,希望大家都能解脫痛苦和痛苦之源。是培養慈悲欣容易做到的方式。

37.慈悲心的修練方法
培養慈悲來軟化內心,讓自己變得更誠實,對自己在何時以何種方式封閉住內心,產生更大的寬容。我們既不合理化也不譴責自己,只是勇敢地敞開心胸去感受眾生的苦難。
每當我們豎起屏障,或敞開心胸去感受自己的傷痛及別人的哀傷時,這份苦難一定會從心中生起,我們從自己的成敗之中都能有所學習。
我們必須在所有的經驗裡培養慈悲心---我們的痛苦、我們的同理心,以及我們的殘忍與恐懼。只有如此才能有所領悟。慈悲並非治療者與受創者之間的上下對待。那是一份平等的關係。我們必須對自己的黑暗面有所認識,才能與別人的陰暗面相處。
要找到能夠讓自己動容的苦難。重點在於真的生起悲心,至於在何處發現到它並不重要。
發願~慈悲弘願最好是在坐禪時進行。

38.培養喜樂心
喜悅來自於不放棄自己,已正念時時觀照自己,而逐漸體會到自己的勇士精神,菩提心的修持可以加強心中的喜悅,尤其是感恩和歡慶。
發喜樂心:
「願我永不離無苦之樂。
願你永不離無苦之樂。
願我們都永不離無苦之樂。」
也可按照35篇七個步驟來發願。
願文中的感恩與喜悅,顯示出一種不含偏見的開放心性,以及和本善相連的內在力量。
首先要從自己已經擁有的福報--例如健康的身體、能正常運作的頭腦、優良的環境---開始發歡喜心。
對於一名覺醒的勇士而言,最大的福報就是能聽聞到,並且有機會修持菩提心。
開始練習時,先為自己的福報發歡喜心。關鍵在於充分融入生活的瑣事裡,時時維持著覺知。
我們要表達感恩;感激別人對我們的友誼,在每一樣事物中覺察到生命的本質。
這種結合正念與感恩的修持,能夠讓我們與現實充分連結,因而產生出喜悅。
如果我們將覺知和感恩拓展到四周的環境和其他的人,我們的喜悅甚至更強烈。

39.平等心的修持
透過友愛、慈悲及喜樂的培養,我們可以訓練自己擴大心量,盡力敞開胸懷。可以培養出不帶偏見的平等心,但若缺少了平等心,將受制於好惡或接納與抗拒之類的二元對立習性。
平等心的訓練就是學習打開心們,迎接所有眾生的到訪。當然,某些賓客造訪我們時,我們還是會感到恐懼和反彈,這時我們不妨把門開成一個小小的縫,如果能力只有這麼多的話。若有必要,關上也無妨。培養平等心是需要漸進的。我們發願終生都接噢有愛和勇氣的訓練,不論眼前發生的是什麼事--疾病、健康、貧窮、富裕、痛苦或快樂。我們迎接一切現象的發生,並深入去認識它們。
平等心比我們慣常受限的觀點要寬廣得多。不會將事實窄化成好惡、或是贊成與反對。只要找到心中的平等地帶,我們就培養它:
「願我安住在無有激情、攻擊性和偏見的平等心中。
願你能安住在無有激情、攻擊性和偏見的平等心中。
願眾生都能安住在無有激情、攻擊性和偏見的平等心中。」
打坐之前和之後都要發願。

40.擴大心量
發現自己正在被吸引或是覺得反感,而不立刻變得固執或產生負面反應,就是培養平等心的一種修持。我們訓練自己安住於心中的柔軟地帶,並利用自己的偏見作為墊腳石,來連結別人心中的困惑。強烈的情緒是可以善加利用的。不論生起的是什麼情緒,不論那股情緒有多麼難受,都可以用來加強我們和別人的連結,包括心中的侵略性和渴望,以及被希望和恐懼所纏缚的那份痛苦,如此我們才能生起同舟共濟的感恩之情。
縱使修練多年之後,我們仍然輕易地就會惱怒和憤慨不已。如果能連結那股脆弱、嫌惡、盛怒或任何一種情緒,更大的視野就會出現。
在每個當下,如果能安住於那股生起的能量,而不將它發洩出去或壓抑下來,我們就是在培養平等心,培養超越對錯的大心。
在心剛要硬化成固執的觀點前,盡全力將它軟化下來,如果能軟化自己的心,屏障就會倒塌下來。

41.安於當下
安於當下,眼前的這一刻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認之、尊重並感激自己有這份熱情。
心量絕不會因貪婪、奮鬥或強求而得已拓展。我們必須學會接納眼前的真相,同時還能保持開放的心境,知道自己的能力、別人的能力和眾生的能力都是無限量的。只要持續地安住於當下,心量就會擴大,這是人類共有的潛能,也是與生俱來的天賦。
與真實的情況產生連結,一開始要學會的,就是安於當下。

42.施受法與無懼
培養無懼的精神是佛法及任何一種能安身立命的法教一直鼓勵我們的。
坐禪是其中一種方法,因為透過它,我們才能徹底認識自己,而且是懷著一顆非常溫柔的心來進行的。
施受法(自它交換法)的練習,也能幫助我們培養無懼的精神。這項練習進行了一段時日之後,你會開始發現,恐懼原來和護衛之心有關:你覺得有某種東西會傷到你的心,所以你想要保護它。也會發現自己竟然已非常隱微的方式在逃避受傷、憂鬱、挫敗或任何一種不好的感覺。練習施受法,其實是在邀約痛苦進入心中。這項練習能卸除心中沉重的負擔感,讓心不再那麼狹小而受限,它能教會我們無條件的愛是什麼滋味。
如果我們試圖遮蔽住心中的那個柔軟地帶---菩提心,負面的感覺和嫌惡之心便會生起。

43.施受法:領悟眾生一體的關鍵方法
施受法的精隨:當你遇見任何一種痛苦或令人不悅的情況時,請把它吸進來。
不要去抗拒它。 你向自己臣服,你認清自己的真相,你敬重自己。每當自己不享要的感覺和情緒生起時,立刻將它吸進來,而跟所有人類的情感連成一體。我們都很清楚已各種形式幻化出來的痛苦是什麼滋味。
你為自己吸進這份痛苦,如果能在自己身上體認到與眾生本是血脈相連的,一定會體恤所有人的痛苦。如果你正因忌妒而感到怒火中燒,但你還有勇氣將那份感覺吸入胸中而不去歸咎別人,那麼刺穿你心的那一隻利箭,就會使你深深體恤世上和你有同感的人。
這項修持能穿透不同的文化,穿透貧富與智力的高低,超越不同的種族及宗教信仰。
地球上每一個角落都有人在受苦--嫉妒、憤怒、被人遺棄、孤獨無依。每個人都跟你一樣在承受著這些痛苦。雖然各人的劇情有所不同,但心底的感受都是相同的。
同樣地,如果你有一股喜悅的感覺--或是任何一種令你開懷、釋然、放鬆、充滿啟發的感受--都可以將它吐出去,送給其他人。
如果能放掉心中的劇情,你就能完全體認到其他人的感覺。

44.施受法的四個步驟
可以在正式坐禪的過程練習施受法。如果坐禪的時間事一個鐘頭,可以在中段的二十分鐘裡練習。
四個步驟:
1.讓你的心先安靜片刻。這種狀態被稱為《憶起絕對菩提心》,或是開放心胸通達基本空性和覺醒之心。
2.覺受上的練習。吸入炙熱、烏黑極沉重的感覺--一種閉鎖的覺受--然後呼出清涼、光明及輕鬆的感覺--經由身上所有的毛孔吸入這些感覺,再將內心的光明經由所有的毛孔向外放射。坐這項練習,直到你的觀想跟呼吸調成同步為止。
3.現在請默觀任何一種感覺上十分逼真的痛苦情景。舉例,你可以將炙熱、烏黑而緊縮的哀傷感吸入體內,然後將輕快而開朗的喜悅感或空性,或是任何一種可以帶來解放的感覺,呼出去給別人。
4.將悲心的範圍擴大。與所有感受到這份痛苦的人產生連結,讓心裡生起一股想要幫助每一個人的意願。

45.從當下開始做起
坐禪的基本訓練--施受法的訓練更加明確--就是安住在壓抑和造坐之間的中道裡。
我們學著去如時觀照自己的瞋恨、欲望、貧乏感、厭惡感等。我們學著將所有的念頭視為《妄念》,然後任由其生滅,並開始去感覺埋藏在它們底端的情緒能量。
我們會逐漸發現,不抗拒也不壓抑這些念頭,只是任由其生滅,我們因此學會如何安坐在蒲團上,充分去體驗在渴望、反感、嫉妒、自憐、絕望或沮喪的劇情底端,還埋藏著什麼東西。我們會開始感受到自己的心、身、頸部、頭部、胃部的能量--買藏在劇請底端得真實能量。我們會發現裡面有醫個極為柔軟的東西,就是菩提心。如果我們能直接與它產生連結,那麼所有的煩惱都會成為我們解脫的資糧。
在進入禪定之前,如果心中生起了激情、侵略性或無明,老師會要求我們先將心中的劇情放下。與其將它們造作出來或壓抑下來,我們反過來善用這些毒素,利用這些機會來體受自己的具實情感,自己的傷痛,並且和同樣在受苦的人產生連結。我們將這些毒素視為和菩提心連結的契機。如果以這種態度來對抗煩惱,那麼毒素就成了我們的解藥。
如果既不形成造作也不壓抑,那麼激情、侵略性或是無明,都便成了我們解脫的資糧。我們根本不需要轉化什麼,只要放下心中的劇情故事就夠了。
輕柔地覺知自己正在想些什麼,然後隨它去,正是和菩提心相憐的關鍵所在。不論生活有多麼混亂,從當下開始做起,不在明天,不在以後,也不再感覺比較舒服的昨日--就在當下這一刻,從現在就練習這麼做。

46.認識恐懼
我們不可能一邊抱著心中的劇情故事不放,一邊還能安住於當下。
安於當下這一刻,無常會變得非常鮮明;慈悲、對生命的驚嘆已及勇氣,也會變得鮮活起來。
恐懼也是一樣。事實上,任何依個人如果站在未知的邊緣,完全存在於當下,沒有任何軌則,都會生起一股無依無恃的感覺,這時我們的了悟便開始深化了。
我們會發現,「當下」原來是這麼脆弱的一個地帶,它可以是徹底令人喪膽的,但也是全然溫柔的。
認識恐懼,熟悉一下恐懼是什麼,目不轉睛地看著它--這可不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要徹底放下以往看、聽、聞、嘗以及思考的方式。
真相是,我們一旦開始以此種方式行事,就會越來越謙卑。
恐懼本是貼近真相時的一種自然反應。
如果我們致力於安住在當下,我們的體認會變得非常鮮活。
當我們無處可逃時,事情依定會變得清晰無比。

47.識出苦難
失望、丟臉已及所有讓我們不舒服的感覺,都是一種死亡。我們剛剛失去立足之地,我們不再泰然自若,不在悠遊不迫。
我們無法領會大死一番方能重生,所以一味地抗拒對死亡的恐慌。
被推到生命的極限並不是一種懲罰。那反而是一種健康的徵兆,因為我們即將面臨自我的死亡,所以感到恐懼和戰慄。它們正在提醒我們即將進入未知的領域。
我們一旦碰上了己所不欲之事,或碰不上自己想要的東西,貨是罹患了疾病、年華老去、面臨死亡--面對生命任何一種情境--我們都會如實地識出苦之為苦。這時我們可以懷著好奇,去留意、去覺察自己心中的反應。
我們的苦難是根植於我們對無常的恐懼。
我們的痛苦是源自於對現實的偏狹觀點。
我們相信可以擁有無苦之樂,然而苦與樂本事形影相隨的;它們都是值得歡慶的,也是極其平常的事。生是痛苦而歡愉的,死是痛苦而歡愉的。一切事物的結束,正是另一件事物的開始。痛苦並不是一種懲罰;快樂也不是一種獎賞。

48.改變你的人生態度,不過要保持自然
若想在根本上改變人生態度,不妨將已鎖不癒的事物吸進來,將自己可望的東西呼出去。
但地球流行的態度卻剛好相反,人們總想推開另自己痛苦的事,緊緊抓住另自己愉悅的東西。
慈悲觀的基礎就是要學會與痛苦共處,而不是去抗拒它。
學會與己所不欲或不接受的事物共處。你不接受或不想要的東西出現時,便以友愛的態度與其相連。
人生態度的感變不可能在一夜之間發生;我們必須以自己的速度逐漸地轉變。
如果我們發願不在抗拒這些令自己無法接受的部分,並開始學習將它們吸進體內,我們的心量就會拓寬。我們會逐漸認清自己的每一個部分,於是能以巨大的悲憫和誠心來看待自己。轉化趨樂避苦的習性。

49.友愛與施受法
令我們抓狂的事物總是有無比的能量,所以我們懼怕它們。舉例,你是個很害羞的人,你不敢直是別人的眼睛。要保持這種態度,是需要耗費很多能量的,你就是以這種方式在矜持著。在施受法的練習裡,你可以跟這個模式徹底共處,而不去歸咎別人,或藉著呼氣尋找出口。然後你才有機會認清,當別人露出陰森的表情時,也許並不是因為他們討厭你,而是因為他們也感到羞怯。
藉著施受法的修習,你會逐漸發展出對別人的悲憫之心。你會開始更加了解別人。你自己的痛苦就向拓寬心量的墊腳石一般。首先你要創造出依個空間,直接和某個特定的苦難相連--你自己或是別人的,然後將悲心的範圍擴大,去理解苦難乃是普世性的共通現象。
當我們以紆尊降貴的態度,為某個充滿困惑的人行施受法時,請深深地記住:就因為我們和他有過同樣的經驗,所以才能在觀想時生起悲憫之心。我們都曾經憤怒過、嫉妒過和孤獨過。在痛苦時,我們都會做出奇怪的事。
因為我們孤獨無依,所以才說出殘酷的話語;因為我們可望別人的愛,所以才會去羞辱他。
施受法教我們將心比心,而首先就是要認清,別人的狀況我們也曾體驗過。
慈悲心會生起,並不是因為我們比別人強,而是因為人類的煩惱本是共通的。
我們越是能認清自己的問題,就越能同理別人的問題。

50.即時安住
《在心神渙散時能及時安住,你的修行便有些成就了。》
當我們正在嫉妒、嫌惡、輕蔑或痛恨自己的時刻,如果還記得修心,便是有些成就了。
所謂修行,就是不去持續助長自己的慣性模式;我們盡力去撼動自己那合理化和歸咎的模式;我們盡量安住在強烈情緒能量裡,而不形成造作或壓抑。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我們的習性就會被穿透。
我們的習性是非常堅實的、富誘惑性的、能帶來慰藉的。只是一味想找到通風口是不夠的。正念和覺察就是宛樺的關鍵所在。
我們能不能看見自己編造出的劇情故事,並能質疑它們的有效性?當我們被一股強烈的情緒能量干擾時,我們能否記住這也是我們道途的一部分?我們能否感受到這情緒,而將其吸入我們的心中,為自己也為所有的人?
如果受到干擾時沒能力修心,但仍然「知道」自己沒能力,也算是有點修為。永遠不要低估仁慈地覺知真相的那股力量。

51.深化的施受法
施受法進行一段時間後,我們開始真得有能力與痛苦相連,有能力敞開心胸和放下,這時就可以進一步為一切眾生修此法。這才是施受法的關鍵所在:你自己的苦受和樂受,變成了你和眾生血脈相連的方法。可以讓你和古人、現代人以及未來的人類,同享彼此心中的喜悅與痛苦。
任何一種令你不舒服的感覺,都可以善加利用。「我很不幸,我感到沮喪。沒問題,讓我充分去體驗它,這樣,其他人就不必去領受他,其他人就可以從其中解脫了。」這麼做,會覺醒你的情感,因為你有能力發願,「眼前的這份痛苦能利益眾生,因為我有勇氣把它完全吸進來,別人就不必受苦了。」你所感到的那股法喜,那份敞開心胸和放下自我的喜悅感,也變成了你和別人連結的一種方式。呼氣時你發願,「但願我能釋出任何一份善良或真誠的感受。任何一股幽默感,對黎明和黃昏美景的激賞之情,或是生活中的歡欣感,都可以和別人分享。」
如果我們願意--即使是一秒鐘--善用自己的苦受與樂受來利益別人,我們就能帶來更大的助益。在任何一種情況裡,你都可以行施受法。不過要從自身開始發願。然後將此法妥展到每一個悲心生起的情況裡,為自己和你想幫助的那個人行自他交換。接著你會進入更困難一點的情況--如果你生起的第一個反應裡沒有慈悲的成分。

52.空船
生命的實況:外面充滿著空無一人的船隻,但我們總是向它們揮舞著拳頭大聲嚷嚷,其實我們很可以利用它們來止息我們的念頭。縱使只有片刻的止息,也能讓我們安住於那個空檔裡。每當心中劇情故事生起時,我們就可以行施受法,這樣,我們所遇到的每一件事,都能幫助我們培養悲心,與心中的空性及開放性相應。

53.三毒
佛法中,混亂的情緒通常被稱為毒素。
情緒毒素有三種:貪、瞋、痴。渴慾、厭惡及事不關己的態度。
所有的上癮症都被列在「渴慾」的範疇裡,也就不斷地要、要、要--總覺得自己必須得到某種解答。
「厭惡」包含了暴力、盛怒、瞋恨已及各種的負面情緒,還有五花八門的煩躁感。
「痴」=「否認」
此三毒永遠都會已某種方式將你罩住,他們會監禁你,令你的世界變得狹小無比。使你完全看不見眼前的東西。
不論你做什麼,都不要企圖趕走這些毒素。只要一想趕走它們,你就失去了觀察自己的精神官能症的資糧。
很諷刺的是,我們最想躲開的事,往往是覺醒菩提心的關鍵所在。這些生猛的情緒瑕疵,正是獲得智慧和慈悲的資糧。不過,我們想擺脫這些瑕疵的欲望,一定會遠遠超過願意安住於其上。這就是要對自己慈悲和懷抱勇氣的原因,缺少了友愛之心,安住於痛苦的修練,就像是和自己打仗一般。

54.隨時可行的施受法
在日常生活裡行施受法, 比做在蒲團上打坐時休要自然,是因為你永遠不會缺乏修持的材料。日常修行從來不會是抽象的。只要不舒暢的感覺一生起,我們立刻把它吸進體內,然後放掉心中的劇情故事。同時我們將自己的念頭和關懷拓展到有同感的人身上,然後懷著願心將這份不舒暢感吸進體內,希望大家都能從這份困或中解脫出來。呼氣時,試著將我們認為能帶來幫助的解放感,送出去給自己和別人。
如果遇見處在痛苦中的動物和人,我們也為其進行這樣的修持。不論任何一種困難的情境或感受,我們都如此行之。
如果在日常生活裡能注意到令我們快樂得事,也是很有幫助,只要一注意到,就立刻呼出去給別人,進一步地培養自它交換的態度。
如果能訓練自己培養這種態度,我們會更有能力揭露內心的喜悅和平等心。因為具有勇氣和修持的意願,我們會更有能力經驗到自己和別人的根本善性。我們也更能欣賞各式各樣的人,施受法令我們找到了偏見的通風口,引領我們進入一個更溫柔而開闊的世界。

55.從目前的狀態開始修起
從眼前開始修起,是非常重要的。施受法(以及所有的禪修)並不是當你變成自己所尊敬的完人時,才有資格修持的。
就目前的狀態開始修起,這是一個非常豐富的起點--辛辣刺激、滋味無窮。
就你目前所處的狀態開始修起--這就是你的起點。不管或許你是世上最憂鬱的人,最嚴重的上癮症患者,嫉妒心最強的人。或許你認為地球上沒人比你更痛恨自己了,現在就是你的起點。你對自己所做得事,包括每一個友善的舉動,每一份溫柔的對待,每一次誠實的洞見,都會影響你體驗這個世界的方式。
以何種方式對待自己,就會以何種方式對待別人,你對待別人的方式,就是對待自己的方式。

56.經驗你的人生
我們誕生了,渴是遲早是要死的。
每一刻都只有眼前的那個真相罷了。
嫌惡、尖酸、生悶氣,這些情緒只會阻礙我們去看、去聽、去品嘗已及享受。
當下很可能是我們人生唯一的一刻,我們可以對眼前的情況感到沮喪,不過也可以學著去欣賞它。我們可以把每個當下都視為人生最值得品嚐的一刻。

57.如實見到真相
執著於各種信念,只會侷限住我們對人生的體驗。但這並不意味信念、意見或概念都是有問題的。只有一意孤行的態度,對自己的信念和意見的執著,才會製造出問題。以這種方式來運用我們的信念系統,只會製造出一種情況,讓我們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沉睡不醒,活著猶如死亡一般。
如實見到真相。當你發現自己正在執著某個信念或想法時,只要如實看著眼前的真相就夠了。不需要論斷是非,只是認清真相就好,了了分明地看著它,不帶任何評斷,隨它去。然後立刻回到當下。

58.佛陀
一旦決定成為佛教徒,通常會皈依三寶--佛、法、僧--的儀式。這件事聽起來像是一種有神論,其中暗示著二元對立性,而「皈依」又似乎意味著必須去仰賴某個對象。
其實《皈依》在根本上指的是:從生到死我們都是孤獨的,因此,皈依三寶並不是從三寶身上找到慰藉。反之,它基本的含義乃是要發願跳出巢外,不管我們準備好了沒有,都要通過我們的成人禮,變成衣個不再仰賴他人牽引的成年人。《皈依》之後我們就要開始培養心量和善性,我們的依賴性才會越來越低。
佛陀是覺者,而我們也都是佛。
我們本來就是覺醒的人--一個不斷地躍進,不斷在敞開心胸向前行的人。
當個覺醒的佛,恐懼、嫌惡和疑惑,隨時都會與你相伴。學習帶著恐懼、嫌惡和疑惑跳進須空之中,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輪迴與涅槃是無二無別的,在薄暮的感傷與東方大日的輝煌景象之間,是沒有任何分別的。你可以將它們都安置在心中,這才是修行真正的目的。
《皈依佛》意味著我們願意花一生的時間,不斷地跟覺醒的本性相連。任何一個當下若是皈依了「逃避」這個慣性反應,你都要脫下盔甲,解除那些障蔽住我們的智慧、慈心和本覺的東西。我們並不是要變成另外一副模樣,而是要和真正的自己產生連結。意思就是:我要皈依那份無懼的勇氣和潛力,將所有障蔽住我本覺的東西全都拋掉。我是覺醒的,我要花一生的時間來脫掉身上的盔甲。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為我們做這件事,因為別人不會知道我們那些小小的安全鎖在哪裡,別人不會知道裡面的制栓在哪裡,別人也不會知道在何處著力才能啟動彈簧。你必須自己動手開鎖才行。沒人能告訴你如何開鎖,因為只有你才知道一開始是怎麼把自己鎖起來的。

59.當下
當下--就是開悟的關鍵。
正念訓練我們對當下充滿好奇,保持覺醒及靈敏。呼氣是《當下》,吸氣是《當下》。從幻想中清醒過來是《當下》,縱使是幻想本身也是《當下》。你越是能徹底安住於《當下》,就越能體認到,自己其實一直站在一個聖圈的中心點,無路你正在做什麼,都是在跟《當下》相應。

60.日常生活中的愛
佛陀說我們從為背離過解脫的狀態。即使再陷落最深的時刻,我們也未曾脫離過覺醒的狀態。縱使是我這種充滿著困或和情緒問題的凡人,也擁有這個早已解脫的菩提心。
菩提心有時被比喻成破碎之心的傷口,它使我們和所有曾經愛過的人緊緊相繫。這份誠摯的哀傷可以使我們體認到大悲之心。當我們狂妄自負時,它使我們謙卑素樸;當我們嚴厲無情時,它會柔軟我們的心;當我們昏聵時,它能覺醒我們,並能穿透我們的冷漠無感。如果我們充分接納這連綿不斷的心痛,它就會變成使我們與眾生連結的一份恩賜。
菩提心的溫暖與開放性,才是我們真實的本質和條件。即使我們的精神官能症凌駕於我們的智慧之上,即使在最困惑無助時,菩提心仍然向開闊的晴空一般,存在於心底深處,並沒有被暫時出現的烏雲所減損。
在照料生活瑣事的時刻,或是在擦眼鏡,梳頭髮時,都可以觸及到菩提心。欣賞某個東西,注意到蔚藍的天空,或是諦聽雨聲,都可以連結上菩提心。心存感激,憶起某份善意,或是覺察到別人的勇氣,都會跟菩提心相應。在音樂、舞蹈、藝術和詩歌裡,也有它的蹤影。
每當我們放下心中的執著,開始欣賞周遭的世界,每當我們和苦難相連、與喜樂相繫,或是放下了心中的嫌惡和抱怨,菩提心都會出現在眼前。

61.擴大悲心的範圍
不把任何人視為敵人,不將任何人阻隔於心外,是需要很大的勇氣才辦得到。如果以這樣的方式生活,我們會發現,其實沒有任何人是全對或是全錯的。如此一來,生活就變得比以往更難攀緣,也更有趣。想要找到絕對的是與非,乃是我們玩弄自己的一種把戲,目的只為了得到安全感和慰藉。
舉止流露出慈悲,與人同在,言行顯示出善於交流的品質,要達到這樣的境界,必須留意我們是從哪一刻開始論斷起自己的是與非。就在那一刻,我們不妨深思一下,除了是與非外,還有另一面,那便是菩提心了。如果我們能觸及到這個溫柔而不確定的地帶,將幫助我們釋放出當時的情緒,讓心胸更為寬大,而不是越趨狹窄。
只要一開始獻身與施受法的修練,已雀躍的心情看待以往所不能接受的部分,我們的心就會從此改觀。我們那些老舊的習氣就會柔軟下來,開始能真的看見眼前的人,聽見對方的心聲。

62. 不方便
如果決心過完整的生活而不是選擇死亡,你會察覺生活原來是極不便捷的。全心全意地過日子,本是一份珍貴的才華,但沒人能帶給妳這份才華。你必須找到那條勇士之道,全心全意地走完它。在過程中,你將一再地碰見自己的焦慮、自己的煩惱、自己的挫敗所造成的不便。若能全心全意如法修持,這份不便就不會成為障礙,它只是生活的某種質感,生命的某種能量。
有時你會覺得一切順心而變得洋洋得意,於是你聲起了一個念頭,「這就對了,我已經上了那條勇者之道了。」接著你卻突然摔了一大跤。每個人都再盯著你瞧。你對自己說,「這不是勇者之道嗎?怎麼感覺上卻像是泥濘之路呢?」就因為你全心全意獻身於勇者之道,所以它才戳你、刺你,那種感覺就像有人在你耳邊竊笑似的。當你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它會向你挑戰,要你想出對治的方法。它令你謙卑。它打開了你的心。

63. 進一步擴大悲心的範圍
我要如何跟某個正在傷害我或傷害別人的人溝通,才能把雙方的心都打開,而連接上我們所共享的份根本的智慧?
如何溝通才能使看似凍結、永遠無法改善的攻擊性軟化下來,讓雙方開始以仁慈的方式彼此交流?
你必須心甘情願地去體會自己所經歷的情緒,這種狀況才會發生。你必須仁慈地接納自己認為毫無價值的那些部分。如果你能藉著靜坐平等地覺察舒適及痛苦的感覺,甚至能發願對自己的感覺保持醒察和開放,並且在每個時刻都盡量覺知到它,事情就會產生變化。

64. 什麼是業力?
業力基本上指的是,你這一世所發生的事,可能是你過去所做所為的結果,所以老師才會鼓勵你面對眼前的情況,而不去歸咎他人。
有關業力的教誨很容易被誤解,人們會墮入沉重的罪惡感中,覺得如果事情不順,一定是自己做了不當的事而遭到了懲罰。但業力真正的含意是,為了打開你的心,你得繼續接受教訓。因為你還沒學會不再護衛心中的那個柔地帶,還沒學會不再防衛心中真實的感覺,所以上天給你一個學習的機會,而這個機會就在你的生活裡。你的人生給了你足夠的機會,學習進一步地拓展自己的心量。

65. 成長
學習對自己仁慈。如果向內觀照自己的心,而開始發現到困惑與明覺、苦澀與甜美的真相,那麼我們不只是認清了自己,同時也認清了整個宇宙。
如果能以幽默和開放的心來看待念頭和情緒,就能以同樣的方式來感知整個宇宙。
這份對世界的開放態度,將同是裨益自己和他人。我們越是能跟別人連結,越是能快速地發現自己卡在何處。認清這一點很有意也很痛苦。有時候我們會利用它來攻擊自己:我是不仁慈的,我是不誠實的,我是不勇敢的,還不如放棄算了。這時如果對幾所觀照的真相溫柔以待,不下論斷,那麼靜中的那個令人感到羞恥的影像,就會變成自己的摯友。

66. 不要期待別人的讚賞
不要期待別人會感謝你。
一但打開心門邀約所有眾生做你的貴賓--你可能連窗戶都打開了,所以牆都被擠破了--你會發現自己的是借鏡然變得毫無遮攔起來。你感到有些騎虎難下,起先你認為善門大開會讓自己感覺很舒服,而且左右都有人對你心存感激--那就錯了,與其希望別人會感激你,不如期待事情會出乎意料之外,如此你才會對進入屋內的東西保持好奇。如果能不奇帶任何回饋,才是真的對別人敞開胸懷。不只是為了開放而開放。
對別人表達我們的感激是一件好事、有意義的事。如果我們的動機是要別人喜歡我們,那麼:要感謝別人,但不要期待別人會感謝我們。只是單純地打開心門,不帶有任何期望。

67.六種慈悲的生活方式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及般若智慧。稱之:六波羅蜜,梵文的意思是《渡到彼岸》
每一種行動,都可以幫助我們超越嫌惡和執著,超越自我中心的傾向,超越人我之分。
每一種波羅蜜都能幫助我們放下執著,不再恐懼。藉著六度波羅蜜,我們安住在未知裡。
《渡到彼岸》具有一種無一無恃的本質,一種前不著邊,後不著地的感覺,好像被卡在中間似的。
我們很容易將六波羅蜜視為僵化的道德律,或是一連串的準則。但它真正的作用是在挑戰我們的慣性反應。可以使我們謙卑,讓我們保持真誠。
練習布施時,我們會意識到自己的執著。
固守著「不傷害」的戒律,我們會發現自己的僵化和掌控欲。
忍辱則能幫助我們安住在焦躁不安的情緒裡,允許事情按照它自身的速度演進。
在精進的過程中,我們逐漸學會放下自己的完美主義,跟每個當下活生生的真相緊密相連。禪定能訓練我們不斷地回來安住於當下。
般若智慧的探究之心--如實見到事物的真相--則是六度訓練的關鍵所在,因為缺少了般若波羅蜜多,或是無條件的菩提心,其他五種行動很可能被當作奪回立足之地的手段。

68. 般若
般若能穿透因護衛自己的領域所帶來的巨大苦難。令我們無法再藉著自己的行為來尋求安全感。般若將所有的行動轉成了黃金。般若使我們無家可歸;我們沒有任何醫個駐留之處。
般若波羅蜜的基礎就是正念--對自身的經驗進行開放的探索。我們的質疑之中並不帶著想要發現解答的動機。我們培養一顆敏捷的好奇心,它對任何的侷限或偏見都不滿意。懷這這份無助的般若之心,我們修持其他五種波羅蜜,讓心從狹隘轉成無懼和伸縮自如。

69.布施
不施的本質就是放下。心中若是有痛苦,代表我們還在執著某樣東西--通常都是我們自己。
如果感到不快樂,感覺自己有所不妥,我們會變得吝嗇;我們會緊抓不放。布施可以讓我們放鬆下來,只要盡力布施--都是在訓練自己放下。一塊錢、一朵花、一句鼓勵的話。重點並不在於給出多少東西,而是要釋放執著的習性。
布施能凸顯我們的緊縮和執著。我們一開始總想規劃好一切,但無常永遠會打破你的計畫。從布施的舉動之中將演變出真正的解放。如果我們不再緊縮和執著,恐懼和攻擊性的起因就會自動消除。
布施之旅可以深刻地連結起菩提心,讓我們心甘情願地放下心中的障礙。我們開放自己的心,讓別人能碰觸到它。我們將信心建立在無邊的富足感上。在日常生活裡,布施能讓我們體驗到溫暖和韌性。

70. 持戒
消解到攻擊性視需要靠持界才能辦到,不過態度要保持柔和堅定。缺少了持戒波羅蜜,我們會失去進化的支撐。表面上看來,可以把持戒視為一種架構,比如三十分鐘的靜坐或是兩個小時的佛學課。最好的例子是坐禪。我們保持固定的坐姿,盡量中於老師交代下來的方法,我們輕柔地覺知著呼出的氣息,不論心中生起的是什麼情緒、回憶、劇情或乏味的感覺。這個單調而重複的過程,就是在邀約我們最珍貴的本質進到生命裡。所以我們要依照歷代修行人傳襲下來的指示練習靜坐。
在這個架構中,我們懷著慈心進行持戒的修練。從內心層面上看,持戒就是回到溫柔、誠實、解放的狀態。持戒就是要找到鬆緊之間的平衡點--散漫和僵固之間的平衡性。
持戒提供一分支撐,讓我們速度放慢,安住於當下,這樣生活才不會出亂子。它帶給我們勇氣,讓我們進一步地深入於無依無恃的狀態。我們要戒除掉任何一種逃避現實的形式,持戒使我們安住於當下,和那份珍貴的本質相連。

71.忍辱
忍辱波羅蜜是對治憤怒的一劑解藥,一種學會愛和關懷的方式,不論道途中遇見的對象是甚麼。忍辱並不意味著忍耐--或逆來順受。
在任何一種情況下,與其突然產生反感,不如咀嚼它,聞一聞它,看一看它,打開心門觀察一下眼前的東西是什麼。
忍辱的反面是攻擊性--想跳起來採取行動,對抗我們的人生,一股想要填滿空虛的欲望。
忍辱之旅涉及的是放鬆、對眼前發生的事,敞開胸懷,體驗那股不確定的滋味。
施受法是修持忍辱的方式之一。如果我們想突然採取行動,想加快生活的速度,感覺自己必須找到解答,或者因某人對我們叫囂而感到受辱,於是想罵回去或報復他,這時都可以修忍辱。只要為眾生行施受法,便可連結人性的根本焦慮和攻擊性。然後我們將那份開闊的空性呼出去,如此就能讓事情緩解下來。無論坐著或站著,都可以騰出心中的空間,不讓慣性反應佔滿它,因為我們給了自己一些時間,去接觸、品嘗和觀賞眼前的情況,所以我們的言行舉止產生了變化。
在修持忍辱時,首先要對自己有耐性。學習以輕鬆的態度面對自己的焦躁能量--或是憤怒、乏味及興奮的能量。

72. 精進
精進波羅密往往與喜悅相連。修持這項目就像小孩學走路,雖然急著想學,卻沒有任何目的。必須持續地休習正念和發慈悲心,才能打破心中的藩籬,敞開自己的心胸。當我們學會安住於無所依恃的狀態時,這股喜悅及振奮的能量就會出現。
持續修練下去,我們一定會發現從卡住到覺醒的竅門是什麼。關鍵就在願意繼續體驗那些被我們閃躲掉的習性。
精進使我們對解脫產生渴望。促使我們行動、給予,以感恩的態度面對眼前所遭遇到的事。
趨樂避苦為整個地球帶了極大的痛苦--造成了我們的不幸,使我們和自己的本善失去了連結。但我們總會認為自己還有許多時間,以後修還來得及。

73.禪定
當我們坐禪時,必須放下那份想做禪定高人或進入理想定境的念頭。我們訓練自己安於當下,我們敞開心胸,徹底面對生活中的苦與樂。訓練自己保持穩定、溫柔和自在。以仁慈的態度觀照念頭和情緒,我們不再和自己抗鬥。如此一來,由習性和偏見創造出的障礙就瓦解了,菩提心的智慧,就會重新出現。
禪定也許是唯一不會增添甚麼的事情。坐禪時,我們會跟一個無條件的東西相連--一種心境、一種既不緊抓、也不抗拒的基本心境。允許所有的事物自由來去,而沒有任何粉飾。
禪定是一種完全沒有暴力、沒有攻擊性的修持。不把空間填滿,跟無條件的開放性相連,可以帶來真實的轉化。
如果我們執著於心中的念頭和回憶,就是在執著那些根本無法被抓住的東西。一旦察覺到這些魅影,並且放下它們,就會發現一個空間,兩念之間的一個空檔,進而瞥見開闊無邊的晴空。這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權利--生來就有的智慧,從圓滿的本性、本智和空性中展露出的無量示現。當前念熄滅後念為起之際,不防安住在這個空檔裡。

74/ 讓世界說出自己的真相(不應顛倒)
「不應顛倒」暗示著對祥和、慈悲、忍辱和布施的誤解。世上有慈悲,也有愚蠢的慈悲;世上有忍辱,也有愚蠢的忍辱。譬如,以息事寧人的態度來逃避衝突,並不代表慈悲或是有耐性。那其實是一種掌控的手段。因為這樣,你就不用踏進未知的領域,也不可能發現赤裸裸地面對真相是什麼滋味了。你會用愚蠢的慈悲和其他的東西來欺騙自己。
一但打開心門,邀請所有的眾生做你的貴賓,就必須放棄自己的那些謀略。運用統一的公式是無效的,你只能保持言行舉止的清明與堅定。
清明與堅定來自於願意將速度放慢,耐心地傾聽,仔細地觀察眼前所發生的事。它們來自於你那敞開的心和不逃避的態度。然後你的言行舉止就會帶來真正的幫助--包含你和別人在內。

75.禪定和般若
身為人類,我們不但追求解答,而且覺得自己應該得到解答。但我們不但得不到解答,反而因追求解答而受苦。其實我們應該得到的事《般若》一種可以輕鬆面對矛盾及曖昧的開放心胸。
般若就是開放的眼、耳、心,在每個眾生身上都可以發現它。它是未經過濾的表現,它是流暢無阻的,而不是可以度量或堆積的具體之物。
般若波蘿蜜多本是人類共有的經驗。不事甚麼特別祥和的心境,也不是混亂無名。就是我們那能夠開放、質疑和不偏頗得初心。至於它是以好奇、迷惑、吃驚的獲釋放鬆的形式出現,並不是重點。不論我們處於突然陷落或羊羊得意的狀態,都要運用自己的般若智慧。
坐禪提供了訓練般若波羅密的方式--在每個當下保持開放。
我們訓練自己不怕變成一個傻瓜,我們和自己的生命建立起單純而直接的關係--不哲學化,不道德化、不批判。心中生起的不論是什麼都可以接受。
伸縮自如的般若之心,不會輕易下好壞的論斷。它只是如實覺知著外面的聲響,不添加額外的東西,不做快樂或哀傷的評斷。

76.維持心胸的開闊
在每一天的開始,用你自己的語言,鼓勵自己維持心胸的開闊,保持好奇心,不論是情變得多麼困難都一樣。然後在一天結束的時刻裡,當你準備入寢時,不妨回顧一下當天所發生的事,也許會發現,一整天,你連一次都沒記住早上曾發過的願。
與其用這個發現來打擊自己,不如善用它來深入認識自己。認清各種自欺的把戲,認清各種逃避和封閉的伎倆。
我們永遠不可能有固定不變的面貌。

77.斷一切果求
《果求》暗示著未來的某個時刻,你會感到十分滿意。佛法最強而有力的教誨就是:只要你還在期待是情會有所改善,它就永遠也不會起變化。
我們最深的一種習性模式,就是覺得當下的一切都是不夠好的。我們時常回顧過去,不論過去比現在好,或是比現在差。我們也時常思考未來,總希望未來能夠比現在強一些。縱使目前的一且都很順利,我們還是無法肯定眼前的自己。
我們往往會利用修行來強化心中的想法,就好像修行如果順利,一定會連上一個更浩瀚的世界,一個和現在完全不一樣的天地。
與其追求修行的果位,不妨試著安住於我們那虛豁無阻的心,這是以當下為導向的態度。若是能跟自己建立一份無條件的關係,就會連結上自己早已具足的覺性。
就在當下這一刻,你能不能跟自己建立一份無條件的關係?你能不能接納自己的身高、體重、智力和心中那分沉痛感?你能不能無條件地接納這一切?

78.清涼的孤獨
清涼的孤獨令我們誠實而不帶侵略性地看著自己的念頭。我們會因此而逐漸放下心中那些理想--譬如自己該變成什麼樣的人或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放下了這種種理想,慈悲而幽默地直覷自己的真相。這時,孤獨就不再是威脅,不再是心痛,也不再是懲罰了。
清涼的孤獨不給我們解答,不提供依恃。它向我們挑戰,要我們跨進沒有軌則、不偏於一邊、不著於定見的世界裡,這便是所謂的中道,亦即湧是菩薩的聖道。
早上醒來,不知為何,心中就是有一股疏離而孤獨的感覺。這時你能不能將它視為一個黃金時機?與其困擾自己,或認為出了什麼嚴重問題,不如在這個充滿哀傷與渴慕的時刻裡,以放鬆的心情和無量的空性連結。

79.當學三種難
三種難分別是:如實認清自己的精神官能症、換一種方式行事、發願繼續依上述的方式修行。
認清五門都是波動不安的生命,乃是最困難的一步。如果無法意識到自己卡住了,想要解脫是不可能的。
換一種方式行事,暗示著我們有一種想逃避現實的強烈傾向。這時不妨放下心中的劇情故事,跟底端的情緒能量連結,就地行施受法,憶起修心口訣,或是突然唱起歌來--任何一種可以瓦解習性的事,我們都可以去做。
記住上述兩種修行方式必須持續下去。中斷我們那些具有破壞性的習慣,覺醒我們的心,乃是終身要進行的修持。
修行的本質永遠是相同的:與其落回到報復或自怨自艾的連鎖反應,不如逐漸學會在當下察覺自己的情緒反應,放下心中的劇情故事,然後我們才能完全意識到身體的覺受,而其中的一種方式就是將這股情緒吸入心中。藉由對情緒的體認,放下心中的劇情故事,感受到當下所出現的情緒能量,才能培養出對自己的友愛和慈悲,然後知道眾生和我們一樣,我們將這股情緒吸入心中,並且發願眾生都能解脫無明及慣性反應。如果我們以仁慈的心情來覺察自己的困惑,就能將這份慈心拓展到同樣在困惑的人身上。

80. 溝通
我們有一種強烈的傾向,總想讓自己脫離真實的經驗,因為它會使我們受傷,佛法卻鼓勵我們更貼近那份經驗。
誠心的溝通可以詮釋《慈悲的行動》
做所有的事都該懷著想要溝通的意願。
你在做每件事的時候,都應該讓別人明白你真實的動機,而不是另語言造成更大的障礙,使別人的耳朵更加封閉。在這過程中,我們同時要學習傾聽和觀察的方式。讓你的身、口、意都不背離想要成心溝通的渴望。你說出的每一句話,都可能令情況變得更為兩極化,使你更相信自己是個孤立的團體。
負起這份責任,乃是覺醒菩提心的另一方式,因為責任之中有一分品質,那就是了了分明地認清事物的真相。還有一份仁慈,就是以溫柔而誠實的態度觀照自己,不帶有任何批判。你還必須有能力繼續修持下去,不斷地修持,而不落入僵固的自我認同,譬如把自己視為成者或敗者,施虐者或受虐者,好人或壞人。你只是清晰而又慈悲地看著自己,繼續修持下去。下一客永遠是新穎而開闊的。
如果仍舊以未來為導向,你就永遠無法放鬆下來,欣賞你早已擁有的東西或真正的身分。

81.大關卡
如果我們一心想與人溝通,而且心裡有股強烈的意願想幫助別人--譬如從事社會工作,幫助自己的家人或社區,跟需要我們的人同在--那麼遲早我們會經歷到--我們的理想和眼前的現時完全無法相融,感覺上就像被一個巨人用手指夾住了一般,我們發覺自己正卡在一塊岩石與某個硬東西之間。
我們的理想與我們真正遇見的事,經常是相互矛盾的。
我們的願望和真正示現出的情境之間,永遠存在著矛盾。
不過這兩者之間的磨擦--現實與願景之間的擠壓--往往能促使我們成長,使我們變得百分百的誠實、清醒、慈悲。這個大關卡才是道塗上--尤其是覺醒之道上--最豐饒的時刻。

82.好奇心與悲心的範圍
自我中心的傾向,保護自己的企圖,都是極為強烈而無所不在的。
能夠將這些倒轉過來的只有:對每一件事都懷著好奇心和追根究柢的心。這是助人的另一種方式,當然在這過程也幫了自己。我們修自己乃是為了幫助別人,而幫助別人就是在修自己。整個道途都跟好奇有關,亦即向外觀察,對我們的生命和眼前環境裡的細節,都感到興致盎然。
每當我們發現自己處於被激怒的情況時,我們可以選擇壓抑或是反擊,但也可以選擇修心;如果在那當下立刻行施受法,懷著開放的心情,將丟臉、恐懼或憤怒的感覺吸入心中,我們都會驚訝的發現,我們竟然能以豁達的心胸去體會對方的感受。
心一旦開了,就是開了。你的眼睛與頭腦也同時打開,你終於看見了別人臉上和心理所發生的事。

83.擴大施受法的範圍
在菩提心的修持過程裡,悲心的範圍會以自己的速度自然而然地擴大。這不是你可以促使它發生的事,這也絕不是一件可以假裝的事。
為你的敵人行施受法:
觀想你的敵人就在你的面前,或者刻意想起你的敵人→我要做些什麼,才能讓我的敵人聽到我想對他或她說的話?我要做些甚麼,才能讓我聽到他或她想要對我說的話?
施受法的本質就是誠心的溝通。
為眾生行施受法,為自己或眼前的情境行施受法,這兩者並不需要分開來進行。
當你和自己的苦難連結時,同時也反映出此刻與你有相同感受的眾生的苦難。自他其實是毫無分別的。

84.對所有的人感恩
《對所有的人感恩》就是接納被自己所拒絕的某個面向。
藉這項修持,我們會跟自己所不喜歡的人達到和解。跟自己不喜歡的人相處,可以使我們和自己建立起友誼。
那些我們不喜歡的人,令我們厭惡、具有威脅性,或是被我們蔑視的人--一定會在自己身上發現我們不想面對的某些特質。如果以一句話來形容我們碰過的每一個麻煩人,我們會發現,那一張清算單上的形容詞,其實都在描述我們自己的某些特質。我們將這些特質投射到外在的世界,那些有意無意排斥我們的人,往往能反映出我們所不能接納的自我面向,缺少了她們,我們可能甚麼也看不見。
傳統的修心解說:別人能引出我們上為消解掉的業力。他們就像鏡子一樣,使我們有機會和我們背包裡的那些古老而沉重的花崗石建立交情。

85.障礙
內在與外在都可能出現障礙。
外在的障礙指的是被某件事或某個人傷害的那份感覺,或事認為自己所擁有的祥和與寧靜被干擾到了;某個惡棍破壞了所有的好事,這種受阻的感覺,可能出現在關係之中,也可能出現在其他情況裡:我們感到失望、受創、困惑,以為自己遭到了某種形式的打擊。
內在的障礙,也許除了自己的困惑無明外,根本沒有甚麼東西真的在打擊我們。除了我們那自我保護的需求之外,並沒有甚麼具體的障礙。或許唯一的敵人就是:我們不喜歡當下的真相,總是希望它快點消失。但身為修行人的我們卻體認到,除非我們已經學會了必修的功課,否則問題是不會消失的。它不斷以新的名稱、形式和樣貌出現在我們面前,直到我們學會了為止:在何時我們把自己和現時分開了?我們是如何抽離出來而失去了開放性?我們以甚麼樣的方式封閉住內心,不讓自己充分體驗眼前的遭遇?

86.六種獨處的方式
我們通常會把孤獨視為敵人。那是一種焦躁不安、嚴陣以待、急於逃離,很想找個人或找樣東西來作伴的感覺。
如果我們安住於其中,就能跟孤獨建立起友好的關係。
清涼的孤獨有六種描述的方式:
1.寡欲:雖然一心想找到某樣東西來改善我們的心境,卻寧願安住於孤獨,而不去尋求解答。
2.知足:我們不再相信逃避孤獨可以帶來快樂、勇氣或力量。
3.不從事不必要的活動:不再尋找某樣東西來解救自己或娛樂自己。
4.徹底守戒:只要一有機會,又心甘情願地回到當下,仁慈地覺知著自己。
5.不在欲界留連:直接面對事物的真相,不企圖改善它們。
6.不藉散漫的妄念尋求安全感:不從喋喋不休的自我對談中尋找友誼。

87.徹底加工
我們的情緒有一種惡性循環的力量,了解這點,可以幫助我們認清自己是如何在住長痛苦,如何在助長困惑,如何在傷害自己。我們都具有本善、本智及本覺,所以我們有能力不再傷害自己和別人。
藉著正念,我們可以在問題一生起時就立刻看見它,我們不再落入小題大作的連鎖反應裡--而開始把小事化無。單純地學會暫停片刻,不再衝動地重複做同樣的事,不立刻填滿那具有轉化力的空境,透過等待的時刻,我們開始與根本焦慮以及根本空性產生連結。
結果會讓我們不再造成傷害,開始徹底認清了自己,開始懂得尊重自己和他人,甚麼事都可能發生,藉著誠實而溫柔的正念,我們已經被徹底加工而認清了自己的真相。

88.一門深入的承諾
《靈修血拼》是一種想找到安全感,讓自己一直覺得很舒服的企圖。
你可以在許多場所裡聽聞到佛法,但除非遇見真的能觸動內心的方法而決定依歸到底,否則你是不可能許下承諾的。
為了深入於修行,你必須全心全意地堅守你的承諾。一旦選定了某個途徑而堅定走下去,你就開始踏上了勇士的冒險之旅。這樣你才會真的有所轉化。缺少了一份承諾,只要一受到傷害,你就會立刻脫離,去追尋別的道路了。
但問題還在那裡:我承諾的對象到底是什麼?是不是一種操控人生和世界的安全做法,位的只是得到保障和保證?或者我所承諾的是:深入地探索自己究竟能放下到甚麼程度?我們是在皈依自我滿足的行為、言語和心念?還是在皈依勇士之道,大步躍進,跨出以往的安全地帶?

89.三種對治混亂的方法
面對困境時,有三種非常實際的對治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覺行和生起喜悅:不掙扎,將毒素當作解藥,把眼前出現的每一個現象視為本會的示現。
一、不論心中生起的是什麼念頭,我們都只是直覷著它,稱之為「妄念」,然後回到當下的呼吸之上。在生活中如果遇見了困難,也是繼續依此法去修,我們將心中的劇情故事拋開,把念頭放緩下來,安住於當下,並放下不斷增殖的批判和計畫,停止所有的掙扎。
二、善用毒素作為覺醒的燃料。通常老師會在施受法中介紹這個觀念。與其推開困難的情境,不妨利用它來連結和我們一樣痛苦的人。施受法中有一句願文:當世界充滿著邪惡時,要將所有的不幸轉成解脫之道。
三、將所有生起的現象示為早已覺醒的能量。我們把自己看成已經覺醒的人,我們把自己的世界看成是神聖的淨土。這種觀點鼓勵我們將生活中的一切都當成解脫的基礎。
我們身處的環境,我們心目中的自己--這些都是修行的基礎。如墳場一般的人生就是本慧的示示現。這份智慧是解脫的基礎,也是迷惑的根基。每一刻我們都在做選擇:往哪一個方向守才對呢?要如何與存在的原料相連?

90.就地修平等心
走在路上無論遇見甚麼樣的人,都要盡力保持覺察。這項修持讓我們以誠實的態度面對自己的情感,而變得更能體恤別人。當我們經過路人的身邊時,我們會發現自己的心究竟是敞開的,還是封閉的。我們會注意到自己被吸引、產生反感,或是毫無興趣,但並不增添額外的自我批判。我們可能同情某個看起來很憂鬱的人,或是被另一個福至心靈的微笑所鼓舞。我們可能對某人感到恐懼和反感,卻不知道原因是什麼。留意自己何時敞開心胸,何時封閉--不帶友抱怨或贊同--正是我們修行的基礎。
修此法只銷走一條街的路程,就能使你大開眼界。我們可以進一步將此法當成神入和同理的基礎。自己的恐懼或極端厭惡的感覺,都可已變成同理別人的機會。我們的友善和歡魚也使我們和路人產生了連結。任何一種可能性都會拓展我們的心量。

91.真理是很不方便的
有神論與非有神論的區別,並不在於你信不信神。
有神論深信宇宙有一隻手可以讓我們抓住:只要我們行為正當,就會得到某人的欣賞和眷顧。這意味著,如果有需要,總會找到一個保母的。我們都想把責任推給某個重要人物,把自己的權力讓渡給別人。
非有神論則是以輕鬆的態度面對當下這一刻的曖昧不明和不確定性,而不去尋找甚麼東西來保護自己。
有時候我們以為佛法是一個外在的東西--一個可以讓我們信仰,拿來當成準則的理想。但佛法不是信仰也不是教條,而是要徹底識出無常與變易。當我們想抓住佛法時,它們就崩解了,我們比需不抱持希望,才能有所體悟。
許多勇敢而慈悲的人早已對佛法有所體認,而且將他們傳授下來,其中的信息就是《無懼》。佛法絕不是讓我們盲目跟隨的一種信仰,佛法完全不給我們任何可以攀附的東西。
非有神論最終了悟到,你是沒有甚麼保母可以依賴的。整個生命都是如此,來了又去。

92.安住於無懼的狀態
無常和無我--任何事物,包括我們自己在內,都不是堅實不變或可以逆料的。因此領略了貪婪和偏執必定導致痛苦。
我們想找到堅實立足點的傾向是根深柢固的。自我會利用任何一件是來維持住安全的幻覺,包括對無常和無實體性的信念在內。
佛陀藉著空觀的教誨,體物無所依恃的境界。心中若是存有任何信念,都必須徹底放下,因為執著於任何對實相的描述,都會落入圈套裡。執著於「任何」事物,都會障蔽住智慧。「任何」一個我們曾經下過的結論,都必須徹底放下。全然理解佛法和徹底實踐佛法的唯一方式,就是安住於無條件的空性裡,耐心地段除我們所有的執著傾向。
《心經》中的訓誡--有關無懼的教誨。我們要做到的就是不再抗拒曖昧不明和不確定性,完全消解掉我們的恐懼。全然無懼便是徹底解脫的狀態--敞開心胸、全心全意地與我們周遭的世界互動。同時要訓練自己耐心地朝著這個方向邁進,學著安住於無依無恃的狀態,逐漸就能體會到無懼的滋味。

93.最重要的悖論
《心經》中提到佛陀的大徒弟舍利子向觀自在菩薩(慈悲的觀世音)發問,「我如何才能將般若治會運用在身、口、意之中?這項修持的關鍵是什麼?我該抱持甚麼樣的觀點?
觀自在菩薩的回答是佛法中最著名的悖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不異色,色不異空。」它的解說如同般若治會本身,是無法表達、無法言傳、無法想像的。如果不投射任何信念於事物之上,那麼所謂的《色》也只是《如如》罷了。般若波蘿蜜多象徵著徹底清新、無拘無束的心,它具有無限量的潛力。
「色即是空」指的示以單純而直接的態度和當下的經驗相連。首先我們要抹去所有的成見,甚至要放掉所有的信念,才能以毫無偏見的態度看待事物。不斷地將腳下的毯子抽掉,我們才能理解,一切事物本來就是圓滿的。
但「空不異色」又把情是翻轉過來。「空」仍舊不斷地示現成生、老、病、死,戰爭與和平,苦惱與喜樂。這些是會一再地帶給我們挑戰,要我們學會面對活著的那分悸動人心的本質。
我們修習相對菩提心的四無量心法,以及自他交換的施受法,幫助我們已開放無礙的心,全神貫注活生生的當下。事情總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無需再添加額外的東西了。

94.無依無恃
正念中所有的修持只有一個重點:盯牢當下。它們會使我們盯住當下的時空點,如果我們能安住於那一點,不形成任何造作,不壓抑、不歸咎任何人,也不怪罪自己,我們就會遇見一個沒有解答、沒有盡頭的疑問,同時我們也會跟真實的自己相遇。
關鍵就再繼續探索而不追求保證,縱使我們發現事情並不如我們的想像。我們會一再的發現,沒有一件事情符合我們的想像。佛法、正念、慈悲、愛、佛性、勇氣,雖然都不是我們的心能夠完全了解的密碼,但我們都可能經驗到它們。如果我們能靜觀事物瓦解,盯牢當下這一刻,就會明白生命的實相。
勇士菩薩之道並不是要讓我們進天堂,或是讓我們去一個很舒服的地方。想找一個萬事順遂的地方,只會讓我們繼續悲慘下去。不斷地趨樂避苦,就是我們輪迴的原因,只要我們還相信有某樣東西可以永久解除我們的不安全感,痛苦就是在所難免,真相是:事情永遠都再轉變。《無依無恃》就是快樂的根由。是無懼知道的基礎。

95.將所有的錯都歸於一
與其永遠怪罪別人,不如「承認」自己正在歸咎,「承認」自己正在憤怒,「承認」自己正感到孤單無依,然後學著和那份感覺做朋友。利用施受法來隨觀自己如何將憤怒、恐懼或孤單置於友愛的搖籃裡,或是利用施受法來學習如何溫柔地對待這些感覺,為了仁慈對待自己,並創造出一種悲憫自己的氛圍,你不能再告訴自己事情有多麼糟,也不能再說服自己事情有多麼美好。
把激起你情緒的對象從心中放掉,行施受法,看看那個所謂的情緒毒素能不能減低。
我們在根本上都是對「我」上癮的人,如果能逆著習性,安住於自己的感覺,不怪罪別人,那麼這個巨大而堅實的「我」就會開始鬆動。
《一》指的就是自我保護的傾向:執著於自我。如果我們將所有錯誤都歸於這份傾向,然後安住於自己的感覺,並充分去體會它們,那麼這個持續而又獨斷的「我」就會開始鬆動,因為它只是一個由我們的意見、情緒和許多曇花一現--卻又是活生生而具有說服力--的東西所捏造成的。

96.當下就是良師
當我們的心量開始擴大實,也許會認為自己需要更大的災難,來考驗我們是否會逃回慣性模式裡。但,我們越是開放,越是發現,大事會立刻喚醒我們,小事卻令我們防不勝防,不論災難大小、色彩或形狀是什麼,重點都在立刻貼近那令我們感到不舒服的部份,了了分明地看著它,不去試圖護衛自己。
練習禪定時,我們不去企圖達到種理想,反而安住在眼前的經驗之上。如果我們時而產生洞見,時而失去了洞察,那就是我們的經驗;如果我們時而有膽量貼近自己所恐懼的感覺,有時又完全沒膽量,這也是我們真實的經驗。
《當下就是良師》是最深奧的一則訓誡。如實看著眼前所發生的事--便是那個當下的教誨。我們可以安住於當下所發生的事而不產生解離的現象。

97.迎請未了之業
你可以將你所有的未了之業,帶進自它交換的修持裡。事實上,你確實應該迎接它。
任何一種感覺上格外真實的偏執心態,對施受法的修練受最有利的。
發展出對自己的無明的一份同情心,方法就是不趣歸咎對方,也不責怪自己。存在的只有一股自由的怒火--烏黑而沉重,盡可能地去體驗它。

98.四種安住的方法
如果自己的意圖是真誠的,但情況卻變得困難時,以下四種方法可以幫助我們發展出敞開心胸的耐性,而不至於落入慣性反應:
1.不要老是尋找箭靶。你可以強化老舊的習性,或者你可以安坐其上,逐漸減低這些習性。就看你自己怎麼選擇。
2.連結心中的愛。安坐在強烈的憤怒之上,讓這股能量教會你謙卑是什麼滋味,使你變得更為慈悲。
3.把障礙視為導師。在我們即將暴怒的那一刻,請記住,你要學習的正是如何安住於焦躁和不適的感覺,就地放鬆下來。
4,將一切現象視為夢幻泡影。深思外在的情況,默觀內心的情緒,還有眼前的這股巨大的自我感。不妨將這一切都視為剎那即逝、無任何實質性的記憶、影像或夢幻泡影。憑藉著這份了悟就能突破驚慌和恐懼。
如果發現自己正充斥著攻擊性,請記住:既不需要攻擊別人,也不需要壓抑自己的感覺,瞋恨或羞恥感也都是沒有必要的。至少要開始學著質疑自己的設定。

99.培養寬恕之心
寬恕使我們有能力放下過去,重新開始。但寬恕勉強不來,我們一旦有足夠的勇氣對自己敞開心胸,寬恕自然會顯現出來。
培養寬恕的能力,首先我們要認清自己的感受--羞恥感、報復心、窘迫感、自責,然後我們要寬恕自己的人性反應。懷著不在痛苦中浮沉的精神,我們放下一切,重新開始。我們不需要背著沉重的包袱,可以認清真相,寬恕,重新開始。

100.一體的兩面
生命是輝煌榮耀的,也是悲慘不幸的。
追求它榮耀的一面能鼓舞我們,啟發我們,振奮我們,為我們帶來更大的視野,增添我們的能量,我們會因此而得到一份歸屬感。但假如以為這是生命的全貌,就可能變得自大而開始輕視別人。可能把自己看得過於重要,其戴榮景能永遠持續下去,結果因為渴望和上癮的傾向而走味。
生命的悲慘不幸--人生的痛苦面--卻能相程度地軟化我們的心,體認到痛苦,是憐憫別人的要素之一。當你的心感到痛苦時,你才能直視對方的雙眼,因為你已經沒有甚麼東西好失去了--你只存在著。悲慘不幸的遭遇使我們的心謙卑柔軟,但如果這是生命的全貌,我們可能會過度沮喪和絕望。
悲慘不幸需要輝煌榮耀為伴,相輔相成。
阿底峽:任何一面的現象產生時,都要耐心面對。
《耐心》意味著讓事情已自己的速度逐漸展開,而不立刻落入痛苦或快樂的慣性反應裡。
在情況很安全的狀態下,不容易領略耐心的真諦。如果一切都很順利,我們學不到忍耐的真諦。
如果你一直都在追求和諧,企圖讓事情永遠保持平順,耐心就不容易培養出來。
《耐心》意味著與其追求和諧,不如警醒地活著。

101.僧團
皈依《僧》--指的是菩薩勇士之道的同修們,並不意味我們加入了一個由好友們組成的俱樂部,大家具再一起談論著本善,以一副智者的姿態批評著那些不同道的人。真正的意思是:皈依那些致力於脫下盔甲的兄弟姊妹們。
僧團指的是一群能幫助彼此脫下盔甲的人,方法則是不去鼓勵彼此繼續穿著厚重的鐵甲。我們可以鼓勵對方,其實在厚重的鐵甲之下,有許多傷口已經化膿了,而稍微照一下陽光是無害的。

102.就像我一樣(就地發慈悲心)
發慈悲心的結果,會讓我們對痛苦的源由產生深入的理解。我們發願不但外在的痛苦能減輕,而我們所有人也都不再以行為和思想來助長無名和困惑,我們發願從偏執和狹隘的心態中解脫出來,並能消融掉自他之分的迷思。
發願和行動,是唯一能產生效果的方法。

103.修持五力,此乃濃縮的修心精要
1.培養堅強的意志力和奉獻的精神,敞開心胸面對人生的遭遇,包括我們的沮喪在內。我們要全心全意運用不舒暢的感受做為覺醒菩提心的機會,而不是想辦法讓它消失。
2.熟記菩提心的法教,將他們運用在正式的修練和就地的行持。無論發生甚麼事,都要用它來覺醒菩提心。
3.無論當時的情況是快樂或是悲慘,都要灌溉我們的菩提善種,如此才能對心中正向的種子產生更大的信心。
4.善用破斥力--懷著友愛與幽默--在我們傷害自己和他人之前,即使發現自己的執著,最溫柔的方式就是問一問自己「我以前有沒有做過同樣的事?」
5.滋養發願的習慣,但願痛苦及導致痛苦的種子都能減少,而智慧和慈悲都能增長。縱使無法採取行動,也要發願找到勇士的力量和愛的能力。

104.扭轉輪迴
每一個舉動、意念和情緒都很重要,當下就是我們的道途,當下就是應用佛法的時刻。
我們至少要有意願看到自己又生起煩惱心了,而且能毫不尷尬的辦到。
我們能不能不再認為自己有問題,而只是做個在當下就能放鬆下來,不再那麼容易被預料的普通人。
以慈悲的態度面對自己的真相,並且開始認清自己的窘境是有解的。我們總是陷在緊抓不放和固化事物的模式裡,如此就會一再引發相同的意念,也一再引發相同的反應,就是如此這般投射出我們的世界。

105.過程就是目標
一切事物本來都有它們的基礎、過程和結果,這就是說凡事都有開始、中途和結尾。
解脫道既是基礎又是結果,道上的過程就是目標。
它不是虛構出來的,也不是預先就存在的。
我們所說的《道》,乃是自身經驗在每一個霎那的進化過程,也是我們的念頭和情緒在每個霎那的演化過程。這條道沒有一個預先標示好的地圖,每一個霎那,它都會出現在眼前,但同時又消失於我們的身後。
了悟了過程就是目標,自然就會有一種「凡事都有解」的感受。

106.強化的精神官能症
持續修練的結果,卻是慣性反應變得更為強烈,就是所謂的強化的精神官能症。
雖然可望自己能保持穩定,開放和伸縮自如,但我們仍舊會緊抓著慣性模式不放。也許會變成一種覺得自己不夠格的自責方式,或者利用修行來助長自己的獨特感,豎立更高的自我形象,以及傲慢自大的感覺。也許我們很真誠地希望自己能放下那些無用的包袱,但在過程中,卻會利用佛法與那些混亂不安的內在特質保持距離,我們會利用精神修持來逃避心中的那股反胃的不悅感。
我們會因循著慣性模式,將自己附著在菩提心的修持方法上,或是黏著在強調不《不黏著》的修練之上。
因為我們在修練,才有可能以慈悲的胸懷看著自己的所作所為。
我們的內心目前正發生了什麼事?
我們是否有不安的感覺?
我們是不是繼續對自己的劇情故事深信不已?
我們是否再利用精神修持來規避自己所懼怕的事物?
我們很容易忽略自己仍舊在尋找立足之地。我們必須逐漸發展出自信心,相信只有放下執著才能解脫。我們要不斷發慈悲心,需要一些時日才能拓展出探索的熱情,看看保持心胸開放到底是什麼滋味。

107.慈悲的探索
對待恐懼的態度一旦變成好奇和樂意接受,一種根本的變化就產生了,與其終生都浪費在緊張的反應裡,不如跟嶄新的當下相連,放鬆下來。
以慈悲的態度探索我們的情緒和念頭。慈悲地探索自己的內在反應和對治問題的策略,是覺醒過程裡最根本的方法。
對自己的精神官能症保持好奇,尤其是對抗機制瓦解時。如此我們才有可能不再對自己的迷思深信不疑,那時我們才終於不再和自己分裂,不在抗拒自己的情緒能量。
這項修持是永無止境的,我們開始徹底相信自己那早已解脫的無條件、無偏見的心,這中間的每個霎那,我們都要陳福於當下的實相。懷著毅力和仁心,我們放下自己所執著的自我形象和對他人的成見,我們放下自己的掌控模式,我們放下那些障礙住我們仁心的習慣。

108.永遠維持喜悅的心情
一但學會如何去除心中的障礙,我們就會發現,每一個霎那都包含了流暢無阻的開放性和熱情,是無現喜悅的徵兆。
學習不去防衛我們的根本善性,學習對我們所擁有的一切感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