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4年8月23日

靜心 春與夏~奧修與你同在

1月
雲朵來去、歲月來去,永恆才是本性,只有你是始終不變的。

點亮
一旦你這盞燈被點亮,整個存在也被點亮了;
如果你是黑暗的,整個存在也是黑暗的,一切全依你而定。
     世人對靜新的謬見可為五花八門,但靜心只不過是有意識的狀態,就是這麼簡單。它不是念咒或誦經,那些都是催眠,可讓你達到某種程度的休息,沒什麼不好。若有人想放鬆,那對他絕對有益,每一種催眠都能給與協助,但那些作法不足以領略真理。
     靜心只是化無意識為有意識,人類頭腦的意識部分通常只占十分之一,無意識則占了十分之九。意識猶如屋中微弱的光線,黑暗則幾乎壟罩了整間屋子,屋主的挑戰就是去增長這微弱的光線,讓它照亮整座屋子,驅散每個角落的黑暗。
     當全室盈滿光明,生命便是一樁奇蹟,擁有一種神奇的品質。如此一來,平凡將不復存在----一切都會不凡、超凡入聖,生活中的細微末節會展現莫大的意義,那就是你始料未及的。平凡的石頭宛如鑽石般奪目,整個存在充滿光明。一旦你被點亮,整個存在也被點亮了;如果你是黑暗的,整個存在也是黑暗的,一切全依你而定。

業餘與專家
一切偉大的發現皆出自業餘者之手。
     事情總是這麼回事:當你著手新工作時,總有源源不絕的創造力,你會全神貫注、全力以赴。隨著對事情逐漸熟稔、掌握,你就不再發明與創造,只會千篇一律、重複同樣模式。這很自然,因為無論何種工作,越熟練就越公式化,熟練就是重複。
     一切偉大的發現皆出自業餘者之手,因位專家要面對全軍覆沒的風險。他們學習多年,好不容易成了專家,一旦面臨新狀況,那些舊的技能該怎麼辦呢?所以專家不會去發現什麼,絕不跨越自己的專業領域。一方面他們變得更加熟練,另一方面也更形遲鈍,工作似乎成了累贅。現在已經沒有新鮮是好興奮了----他們已熟案事情的走向,也知道該怎麼做,不會出什麼意外。
     這裡的功課是:熟練固然很好。但因此停滯不前就不好了。只要覺得情況沉悶僵化、了無新意,那就去改變它,加些創造與新意,擺脫既有的模式----也就是擺脫熟練的狀態,再次成為業餘者,這需要勇氣與膽識,但生命就是因此而變美的。

3 遵從自然
每當你查覺社會與自然有所牴觸,
無論代價為何,請遵從自然,
你絕不會有什麼損失的。
     自古以來的技定觀念是:有社會才有個體,所以個體必須接受社會的支配,必須適應社會。由此看來,適應社會的人才算是正常人,即使社會是病態、瘋狂的也要適應,這樣才是正常人。
     然而,自然的要求與社會的要求卻南轅北轍,這就是個體所面臨的問題。如果社會與自然的要求一至,那就沒有衝突,我們會一直幸福地活在伊甸園。問題是社會有其利益,而且不一定與個體利益相容,社會必須犧牲個體才能回收它的投資。這個世界已亂成一團,錯得一蹋糊塗,並非有社會才有個體,而是有個體才有社會,社會只不過是一項制度,但個體卻是有靈魂、有意識的核心。

4 共鳴的世界
這個世界會產生共鳴,
給它憤怒,它就以憤怒為回報;
給它愛,你就會得到愛的回報。
     愛不應成為一種要求,這會使它失去翱翔天際的翅膀。愛已淪落於塵世,變成俗不可耐的淫慾,帶來無止境的苦惱與不幸。愛不應有任何條件,一個人不應對它有期待。
     愛的目的就是愛本身----不求回報、不問結果。只要是有動機的愛,都無法化為無垠的天空,它受限於動機,動機成了它的疆界、範圍。沒有動機的愛沒有疆界,只是單純的欣喜、豐富洋溢,源自於內新的芬芳。
     但無所求不表示沒有任何結果;結果會發生,而且是千百倍地發生,因為無論我們給這個世界什麼,我們都會得到相同的回報。這個世界會產生共鳴,給它憤怒,它就以憤怒為回報;給它愛,你就會得到愛的回報。這是一種自然的現象,無須思索道理何在。如果你信任,事情就會自行發生,這就是業的法則;重什麼因得什麼果,造什麼頁就有什麼業報,根本不必覺得困惑,因為事情必然如此。憎恨,你就會被憎恨;愛,你就會被愛。

5 後知後覺
別人永遠不必對你負任何責任。
只要留心觀照,如果事發當時就聰明點,哪來的困擾?
只是每個人都是室發後才悔不當初,但後知後覺無濟於事。
     當你肆無忌憚地苛責、發牢騷後,才事後諸葛地後悔不已,這時已經太遲了。這種置會是無意義的,是假的智慧,因為傷害已經造成,但你覺得「好像」因而領悟了什麼。那是自我的詭計,這種智慧於事無補。要在做出某種傷害的當頭保持覺知,那麼你就會看到那種行為是無益的。
     如果當下就看到,你就不會犯錯。一個人的行為不可能違反他的覺知,如果有違反覺知的行為,那就不是真的覺知,而是誤解了覺知。所以要記住,別人永遠不必對你負任何責任。問題是你正怒火中燒,又不能對路人宣洩,所以矛頭當然只像身邊的親人,拿他們當出氣筒。但要避免這麼做,因為愛非常脆弱,如果你做得太過火、太過分,愛可能從此化為烏有。
     別人永遠不必對你負任何責任,把它當成覺知的座右銘。每當你覺得錯在別人,就記起這句話,當下把自己逮個正著,俯首認錯,請求對方原諒。

6 感激
盡量對存在新存感激----不僅是大事,小事亦然......
感謝像呼吸這樣的小事。
我們沒有權利對存在提出任何要求,
因此無論我們得到什麼,都是存在的恩賜。
     讓自己益發感激、感謝,讓它成為你的生命風格,感謝每一個人。一個領悟感激的人不只會感謝順境,連逆境也不例外。你會感謝幫助你的人----這只是起點,然後你會感謝那些沒有害你的人,他並非不能害你,只是因為他的善良。
     一旦領悟感激並深植你心之後,你會開始感激一切事物。你愈感激,你的抱怨、牢騷就會愈少。一旦抱怨消失,苦惱也隨之消失;有抱怨才有苦惱,苦惱寄生於會抱怨的頭腦。感激不可能苦惱,這是最重要的奧秘之一,值得學習。

7  笑
笑需要什麼理由嗎?生命本身就夠令人發噱了,
它是那麼荒謬、那麼可笑、那麼美妙、那麼精采!
五花八門、多采多姿,是一個宇宙超級大笑話。
     笑是世上最容易的事,如果你允許的話,而如今卻是件難事。人們很少笑,甚至不是真的在笑。人們似乎是基於禮貌、義務而笑,但笑是一種樂趣,不是為了取悅他人!
     別為了取越人而笑,因為一個不快樂的人,怎能使別人快樂?想笑就笑,不需任何理由。只要深入洞察事物,你會笑得停不下來,一切都很好笑----沒有例外,但人們不容許這種事,對歡笑、愛和生命很吝嗇。拋掉這種吝嗇將使你進入不同的境界。笑才是真正的宗教,其他都是空泛的理論。

8  沒有偏見
判斷是分裂的開始。
     和朋友聊天時,偶而你會話講一半就陷入沈默,完全不想再說下去,那就立刻中止,甚至不必把話說完,因為那違反自然。
     但這時判斷立刻介入,你會感到顧慮、尷尬,怕對方不了解或誤會,所以你會把話講完,裝出還有談話的興致,等結束後再逃之夭夭。只是這要付出不小的代價,沒必要,只要表明現在你已經不想再談,請對方諒解,然後沉默。
     這可能使你困擾一陣子,但人們會漸漸了解。別判斷自己為何便沉默,別說這樣不好。一切都很好!要深深接納它,一切終將成為祝福。你就是這麼回事----不想講話,那就隨順它,亦步亦趨地跟著你的整體,因為已別無所求,你會因而放鬆不已。

9  真正的強盜
沒有什麼好怕的,因為我們沒甚麼好思去的。
你身上能奪走的都毫無價值可言,又何必恐懼、懷疑和猜記呢?
     這些才是真正的強盜:懷疑、猜忌和恐懼,它們把你歡欣慶祝的潛力摧毀殆盡。所以趁你還活著時,慶祝這個世界,趁此刻盡情享受到極致。因為恐懼,我們錯過許多;因為恐懼,我們不敢愛,不然就是漫不經心地愛、敷衍了事,總是害怕逾越某種限度,所已就陷在那裡。因為恐懼,我們無法深入友誼;因為恐懼,我們無法深深祈禱。
     保持你的意識,但絕不要謹慎,這兩者之間的差別非常微妙。意識的基礎不試恐懼,謹慎則是。謹慎是為了永遠不要犯錯,但這種人不可能有長遠的進展,因為恐懼使他無法探究新的生命風格,探索能量的新途徑、方向與風光。他們總是走在同一條路上,有如火車一樣來回穿梭!

10  批評的頭腦
我不認為批評的態度永遠不好,
那對科學研就沒有害處,反倒是唯一的方法。
     如果你正著手一項科學計畫,那絕對需要一個批評的頭腦。但若想達成你的自性、主體性,那麼批評的頭腦絕對是個絆腳石。沒有它就沒有科學,有了它就沒有宗教品質。必須了解的是:客觀領域的工作要善用批評的頭腦,主關領域的工作則要將它擱一邊。批評的頭腦必須只是工具而不是偏見,用不用它由你決定。那是你的自由。帶著批評的頭腦不可能進入內在世界,懷疑會成為你的絆腳石,正如信任是科學的絆腳石一樣。
     信任的人無法深入科學領域,因此宗教盛行的時代變無科學可言。教會與科學間的衝突並非偶然,而是必然,其實這不是科學與宗教的衝突,而是存在的兩個不同面向、主觀層面與客觀層面的衝突,這兩者的運作方式不同。

11  高潮
自我消失的片刻如鳳毛麟角般罕見,因為你完全醉在其中。
高潮有時會在愛中發生,愛有時也會在高潮中發生。
     在深深的高潮中,你的歷史消失了,你的過去模糊了,不斷淡化、淡化,終至消失。高潮中毫無歷史、過去,也沒有半點思慮、自傳可言,只是整個人融入此時此地,忘了自己,毫無認同。自我在此刻已失去作用,這就是高潮的喜悅,是種令人耳目一新的品質,使人重返年少,也是令你無比寧靜、安詳、放鬆、滿足的原因。但自我會回來,過去也會闖進這個當下,於是歷史再度發號施令,然後你就失去影響力。自我只是你的歷史,不是真相,所以歷史和自我都是你的敵人。
     每個人的一生會有多次遭遇這種困境,因為生命一直反覆輪迴。我們會再三來到這個節骨眼上,但卻嚇得逃開,否則虛妄的自我當可不攻自破。事實上,讓自我死去應該是最容易的,使他活下去才是最難的,但我們卻一直在延續自我的生命,還以為那比較容易。

12  連鎖反應
一切都是同時發生的。
     你會在比較沒有罪惡感時覺得比較快樂,愈快樂就覺得衝突愈少,愈和諧、凝聚;更凝聚、和諧的狀態能使你散發出優雅的氛圍。這一切就像連鎖反應,接二連三地出現,不斷擴展開來。
     重要的是要減輕你的罪惡感,因為自覺有罪一直是人類的制約,千百年來的制約一直告誡我們: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不僅如此,這還表示你的行為若不見容於社會或教會,你就是罪人;如果你的行為是受社會和教會賞識、推崇的,你就是聖人。所以每個人都任其擺布,做社會要他們做的事,不做社會禁止的事。沒人煩惱自己想怎麼做,也沒人在乎個人的獨特性。
      邁向新的光明、新的意識,免除自我的罪惡感,那麼會有更多的發生隨之而來。

13  靈活
年輕代表了靈活。
兒時的你是多麼柔軟、脆弱、靈活,可是長大後全走了樣;
若能保持靈活,那麼直到死亡之際,你依然年輕如昔。
     當你會再快樂時外放,害怕時退縮,躲入自己的硬殼中,迴避外界的未知與危險。你會成了不敢面對一切的縮頭烏龜----無論是愛、關係、靜心或任何方面。
     你若像大多數人一直活在恐懼中,你的能量會日漸疲乏,變成一灘死水,不再流動,猶如垂死之人。
     不過恐具有他天生的功用。你必須在遇上火災時逃難,想待在現場是愚蠢的!一個人也要有退縮的能力,因未能量也有停止流動的需要,如此能屈能伸就是靈活,好像呼西班收放自如。所已怯懦的人無法深呼吸,他們的胸膛瑟縮、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因為連呼吸的擴張都會帶來恐懼。
     所以試著找出使你的能量活化的方法。有時生生氣也不錯,起碼能量可以動起來。如果非得在恐懼與憤怒間選擇,那就選憤怒,只要不走極端,外放很好,但別耽溺其中,因為重要的是:因時因地、靈活地運用兩者。

14  優雅
幽雅能帶來美感,
它只是:渾身散發全然放鬆的氛圍。
     若能自發地行動,每一刻會自行決定它的方向。此刻不會位下一刻決定,所以你只要放開來。下一刻會自行決定它的命運,不勞你去計畫、規範和期待。
     今天就夠了,別計畫明天,甚至不必計畫下一刻。過了今天,明天會純淨無瑕地來臨,沒有人在主導它。它自行發生,沒有半點過去的痕跡,這就是優雅。看看清晨綻放的花朵,只是看著......這就是優雅,花朵順應自然、毫不費力就綻放開來。或是看著小貓醒來,牠是那麼輕鬆、那麼優雅。整個自然界無不優雅,但內在的分裂使得我們喪失了優雅的能力。
     所以,放手吧!讓此刻自行發展,別想駕馭它。這就是我說的放下,是一切的源頭。給牠一次機會!

15  特別的恐懼
有一種恐懼是不確定自己在害怕什麼,
這很好,表示你正在靠近某種未知的。
     對向明確的恐懼很平凡,例如人們對死亡的恐懼,那是很普遍的本能反應,平淡無奇;還有對衰老、生病的恐懼----這些都很常見、了無新意。但是當你不曉得自己在害怕什麼,莫名地恐懼時,這種情形就很特別,它會讓你膽戰心驚!
     所以頭腦想找理由自我安慰,若能加以解釋,頭腦就有了慰藉。但所有的解釋都只是自圓其說,沒什麼用,你只是以合理化的解釋來自我滿足而已。
     最好事正視事情的原貌,別問究竟為什麼。某些未知的揮之不去,它會一直縈繞每一個找尋者,這是他們必須經歷的恐懼。我不是在對你解釋什麼,我是在催促你進入這種恐懼,我不是精神分析師,我是存在主義者,致力使你多些體驗----包括愛、恐懼、憤怒、貪婪、暴力、慈悲、靜心、美等等,對這些事情的體驗愈多,你的生命將會愈豐富。

16  支離破碎的身體
原始社會接那整個身體,對它沒有半點譴責,
完全沒有優劣、好壞的問題,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
     瑜珈在接納身體這方面還不夠深入,它要你高度控制,但所有的控制都是一種壓抑。你不斷壓抑,然後完全忘了你在壓抑。壓抑會潛入一個人的胃部,全部累積在橫隔膜附近。胃都是唯一能讓你不斷堆積的地方,那裡有身體別處所沒有的空間。
     一旦壓抑獲得宣洩,你會感到無比自在、鮮活,有如重升,因為你被分割的身體會因此連結起來。橫膈膜將身體分成上下兩部分,而所有舊宗教都譴責下半身,說上半身比較高尚、神聖,但事情並非如此,因為身體是一個整體,所以這種危險區分會使你四分五裂。你會日益否定生命中許多事物,而且凡是被你逐出生命的,有朝一日都會對你展開報復,以疾病出現在你身上。
     時下有些醫學研究表示,癌症只是身體內在的過度壓力的呈現。社會很壓抑的時候才有癌症,一個社會的文明與文化水準愈高,癌症就愈形嚴重。原使社會不可能有癌症,因為原使社會接納整個身體,對它沒有半點譴責,完全沒有優劣、好壞的問題,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

17   無知
我不以負面的意義使用「無知」這個字眼,
只是用它形容知識的不在。
我指的是某種很根本的、當下的、很積極的狀態。
那就是我們如是的狀態,也是存在如此奧秘、美妙的原因。
     凡知識都是多餘的,知識是那麼多此一舉。任何知識只會營造我們自以為知道的假象,但其實我們並不知道。你可能終生過著某號人物的生活,還以為了解那個人-----但你並不了解。你可能生了一個孩子,也自以為了解他----但其實你並不了解。
     我們自以為知道的一切其實都很虛幻。若有人問:「水是什麼?」你會說:「氧化氫。」這不過是要耍花招,不代表你知道水,氫或氧是什麼,你只是在貼標籤。可能又有人問「氫」是什麼?然後你又說那是什麼分子、原子、電子----但這只是為它改個名稱罷了。
     這種永無止境的推裡只是在延緩,到頭來還是一無所知。起先我們就不知道水是什麼,現在也不知到電子是什麼,所以根本沒有達成任何知識。我們玩了一個命名、分類的把戲,但生命依舊是個奧秘,無知的狀態是如此根深柢固、無法動搖。當你領悟了它,你就能安住其中,它是那麼美妙、那麼放鬆----所以還要達成什麼嗎?沒有什麼要知道的,因為一切都不可知。無知是終極之境、無邊無際。

18  憤怒背後
化憤怒為創造,你會立刻看到自己的鉅變。
今後,同一件事將不在是你生氣的藉口。
     有憤怒問題的人,約有半數是因為有太多可以創造的能量,不知道如何妥善運用的緣故。他們的問題不在憤怒,可是總以為自己命運就是如此。只要正確的診斷,問題就解決了一大半。
     將你的能量移向創造,別把憤怒當成問題,只要置之不理。把能量導向更多的創造,全心投入你所愛的,別受憤怒困擾,讓創造力變成靜心冥想的對象。
     化憤怒為創造,你會立刻看到自己的鉅變。今後,同一件事將不再是你生氣的藉口,因為能量正在流動,正自得其樂、歡舞在其中,誰還在乎那些芝麻蒜皮的小事?

19  自發性
做事要全心投入、盡力而為。
如果你喜歡散步,那很好!途中若忽然不想走了,就立刻坐下來,
不管違反你的意願,即使多走一步也不要。
     無論自己怎麼樣,你都接納、享受它,完全不要勉強。想講話就講話,想沉默就沉默----只要跟著感覺走。無論如何都別勉強自己,即使一丁點也不要,一旦勉強,你就被割成兩半,生命會因此分裂,徒增困擾。
     人類幾乎都精神分裂了,因為教育向來要我們勉強事物的走向。一方面你想笑,另一方面不許自己笑,這種對立使你分裂;你所構築的成功與失敗帶給你衝突,形成日益擴大的裂痕。所以問題就是如何縮小這道裂痕,不再讓它擴大。禪門有句很美的話:坐就坐著,走就走著,要點是別心不在焉。

20  保留
我們為何有所保留?
因為我們會害怕弱毫無保留地給與,
我們將一無所有,再也無法給與。
所以我們只是有限度給與,不斷期待得到回報。
我們想在別人面前維持神祕感。
     為何你不讓別人完全進入你的生命,不讓它徹底了解你?因為你害怕,怕別人對你瞭若指掌後就對你失去興趣,所以你有所隱瞞,好讓人揣測:「還有什麼我不曉得?你還有什麼可以分享?」別人會受到這種引誘,繼續探索、尋找......同樣的,別人也是如出一轍。
     這背後有某種生物學上的理由:神秘一但公開,事情就落幕了。我們都喜歡神秘感,喜歡未知的事物,當它公諸於世,為人解讀、評論後,事情就結束了!還有什麼稀奇的嗎?於是喜歡冒險的頭腦就想去碰別的女人、男人,這就是天下夫妻間的情境:他們已經看透對方,所以玩完了!現在彼此已經無靈魂可言,事情不再神秘----因為靈魂存於神秘中。這道理就在這裡。
     反之,若雙方能真正獨立自主,愛神將圍繞你們,屆時雙方就能完全場開自己。徹底敞開使你們合一,壁壘消除就是「一」的圓滿境界。那就是所有愛人所找尋、探索、響往、渴望、欲求的,但是少了正確的了解會使你繼續誤打誤撞。

21  宛如赤子
我們只有表面上是分開的,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只是可見的部分分開,
但不可見的部分依舊是一體的。
    奧義書說過:「那些自以為知道的人其實並不知道。」因為正是那個自認為知道的想法,使你無法知道;而自認無知,則能使你變得善感、敞開。
     你的雙眼會如赤子般充滿驚奇,那就很難確定某些思想就靜是你自己的或是外來的,因為你已經完全沒有立場。但是別擔心,因為這種頭腦基本上是「一」,是一種宇宙性的頭腦,你可以稱之為神或榮格學派的「集體無意識」。
     我們只有表面上是分開的,實際上並非如此,只是可見的那部分分開,但不可見的那部份依舊是一體的。因此當你放鬆、寧靜的時候,你會變得更謙遜、更像個孩子、更天真,所以很難在事情剛開始時認清某些思想究竟是你的,還是意外出現的,或是接收到某人傳遞來的訊息!但那些全都來自不知名處,湧現自你的存在的最核心處----那裏也是每一個人的核心。
     因此真正的原則思想完全沒有任何人的色彩,它只是單純地在那裡,來自整體、來自宇宙、來自同一個頭腦----所以這個「頭腦」(Mind)應該以大血的M來表示。一旦放鬆那個個體的、自我的頭腦,宇宙性的頭腦就會開始淹沒你。

22  愛是脆弱的
別以為愛是永垂不朽的,
愛非常脆弱,像玫瑰一樣脆弱。
早上還盛開著,一到晚上她就凋謝了,
任何微不足道的事情都足以摧毀她。
     層次愈高的事物愈柔弱,所以需要你的呵護。石頭能夠一直屹立不搖,但花朵會隨時消失;拿石頭砸向花朵,花朵變香消玉殞,石頭則是毫髮無傷。
     愛非常脆弱,非常敏感,你必須細心照料、關懷她。如果你傷害對方,對方會防衛、把自己封閉起來;你若太蠻橫,你的伴侶會開始逃離,變得愈來愈冷淡、愈來愈封閉,這樣才不會受傷。如此一來,你會更加無情,因為你也被冷酷對待,於是惡性循環就如此開始。愛侶日漸決裂,終致分手,然後將責任推給對方,證實對方背叛了他。
     其實我所看到的是:沒有誰背叛過誰,只有無知會扼殺愛。相愛的人都想長相廝守,但卻都固執己見,不僅被自己的無知耍了,而且還變本加厲。

23  本質
靜心意謂著成為自己,而愛意謂著與別人分享自己的存在。
靜心給你寶藏,愛則幫你分享那寶藏。
還是兩個最基本的,此外都是非本質的。
     有一則古老的軼聞,故事說有三個旅人前往羅馬,他們拜訪了教宗。教宗問第一位旅人:「你將在此待多久?」那男人說:「三個月。」接著教宗說:「那麼你可以見識到大部份的羅馬。」第二位旅人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六週,教宗對他說:「那麼你將比第一位見識更多。」第三位旅人的答案是兩週,教宗對他說:「你很幸運!因為你將看到一切看得到的!」
     這幾位旅人被搞迷糊了,原因是他們不了解頭腦的機制。試想,如果你可以活上一千年,那麼你會錯過很多事情,因為你會一直延緩。就因為人生苦短,所已刻不容緩,但人們依然能拖就拖,甚至賠上一切。
     假使有人告訴你,你只剩一天的壽命,你會怎麼做?你還會想那些無關緊要的事嗎?不,你會把它們忘得一乾二淨,你會去愛、其導和靜心,因為只剩二十四小時了,你不會延緩那些真實的、本質的的東西。

24  權威
永遠別問別人對錯是什麼?
因為生命是一場試驗,需要你親自去發現。
     每一個個體都要變得有意識、警覺,進行這場生命的試驗,去找出對自己有益的事物。凡能帶來和平、喜樂、祥和的,使你靠近無比和諧之存在的,都是好的;任何帶來衝突、不幸、痛苦的都是錯的。別人無法替你做決定,因為每一個個體都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感受。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有效的公式並不存在,眾生的百態就是明證。
     永遠不要問別人對錯是什麼,因為生命是一場試驗,需要你親自去發現。有時你可能做錯,但你的歷練就是這麼來的,使你察覺什麼事必須避免。有時你會做對,深受其益,但那並非天堂或地獄的來世報,而是此時此地正在發生的。
     每一個行動都會立刻開花結果,只要保持警覺、警醒。那些已經發現好壞、自行找到對錯的人已然成熟,他們擁有無比的權威。世人或許持有不同的論調,也無法動搖他們,因為他們自有一番深切體驗,那就夠了。

25  快樂
快樂或不快樂並沒有外在的原因,那些只是藉口。
我們會逐漸了解它是某種內在的狀態,
不僅無時無刻變化著,而且與外在的環境無關。
     你的感覺只是某些內在的狀態,一個不斷轉動的輪子。只要留心看----那是很美的,某些事會因為你的覺察而劃下句點。現在你已不再向外找藉口,因為即使外在平安無事,你還是會再頃刻間從外樂變成不快樂,或從不快樂變成快樂。
     這表示快樂和不快樂只是你的心境,無關乎外在。了解了這件最基本的事,很多事就能獲得解決。其次要了解的是,你的不覺知主宰了你的種種心境,所以只要保持觀照、保持覺知。若快樂出現,只消看著它,不要認同;不快樂時也是旁觀者。正如拂曉之際,你看著、享受著朝陽;夕陽西下,黑夜壟罩大地,你也是觀照、享受著。

26  角色扮演
表演,無論是哪種戲,要知道自己在演什麼,演好它,
別壓抑,盡力演出,但要保持十足的警覺。
享受它,那麼別人也會同樣享受。
     喜歡演某種角色的人勢必有某種原因,那個角色一定對它有某些意義。若能完美地演出這場戲,某些無意識的狀態就會蒸發、消失,卸除他的重擔。
     若你喜歡演小孩的角色,那表示你的童年有某些未完成的部分,當年的你無法如願當個小孩。人們要你更嚴肅,強迫你表現得更成熟、更像大人,所以心中有所遺憾。那些遺憾一直嚷著你去完成,纏著你不放,所以就去完結它們!這沒什麼不好。當時你不能好好當個小孩,但現在你可以回到過去,再來一次。一但你全然融入,你會發現那些欲望煙消雲散、不復存在。

27  情緒代號
不要用快樂和不快樂這樣的字眼,
因為這些字眼帶有判斷的意味。
只要毫無評判地看著說「這是心情A,這是心情B。」
     心情A消失了,現在是心情B,你只是一個觀者。你會猛然領悟,當你稱快樂為A,它並不會那麼快樂;當你稱不快樂為B,它並不會那麼不快樂。只是這樣稱呼心情,你就能與它拉開距離。
     你所謂的「快樂」隱含了很多東西,那表示你想抓住它,不想放手;你所謂的「不快樂」不僅是個稱呼,而且大有文章,表示你想擺脫它,不容許它存在,這些都被你吳義地彰顯出來。
     所以用七天的時間,為自己的心情賦予這些心名稱,只是當一個觀者,彷彿坐在山巔,看著山谷中的雲朵來去,日出日落,晝夜輪替,就當自己是遠方山上的觀者。

28  新月之愛
讓愛像新月一樣發生、互相擁抱,彼此相愛、關懷,
不要渴望激情----因為激情只是一種瘋狂、狂熱。
激情的消失是好的,妳們倆應該感到慶幸。
     深入的愛會使夫妻變成兄弟姊妹;如果愛深入,太陽般的能量會轉化為月亮般的能量,雙方的激情會消失,漸趨冷靜。這可能使人誤解,因為我們已經習慣狂熱、激情、亢奮,但那些現在已很愚蠢、愚不可及!做愛似乎成了幼稚的行徑,可是雙方又若有所失,那是舊習慣在餘波盪漾。
     若夫妻開始有這種感覺,他們會害怕----是不是開始視對方為理所當然?是否彼此已變成兄弟姊妹,不再是彼此的選擇?無法再滿足彼此的自我?這一切恐懼都會出現。有時會覺得彷彿失去什麼,感覺空虛,但別以過去的眼光看待,要放眼未來。
     這種空虛和親密會有很多發生----你們倆會消失,妳們的愛會變成完全無性別之分,所有的激情都會消失,進而領悟一種全然不同品質的愛。

29  信任
謹記,無論要付出什麼代價都不要變得不信任。
即使你的信任會受騙,
那還是比不信任來得好。
     當人人都充滿愛,沒人欺騙你的時候,此刻要信任是很容易的。但就算全世界都是虛偽的,所有人都竭力騙你----你也要繼續信任。無論付出什麼代價都不失去信任,那麼你永遠不會失敗,因為信任本身就是最終目標。信認不該是任何目的的手段,因為它本身的價值是不可取代的。
     信任,你就能保持敞開。人們把自己封閉得壁壘森嚴,這樣別人就騙不了他們、占不了他們的便宜。就讓別人占你便宜吧!繼續信任,美妙的花朵終會綻放在你身上,因為屆時以無恐懼。你怕別人騙你---可是一旦接受,恐懼就不在了,所以沒什麼能阻擾你敞開。你怕別人傷害你,但這種恐懼會徹底毒化你的生命。所以保持敞開,只要天真、無條件地信任。
     你終將綻放,一旦別人察覺他們騙不了你,只是在騙自己的時候,他們也會得到你的協助而綻放。若一個人始終信任你,你就不可能一直騙他,這種信任能不斷使你反觀自己。

30  空無
內在已無東西可捨棄,那是生命中最偉大的日子,
一切清淨不染,只剩純粹的空無,你會在那裡找到自己。
     靜心只意謂著空掉頭腦中的一切:記憶、想像、思想、欲望、期待、投射、心境。一個人必須持續空掉一切。內在已無東西可捨棄,那是生命中最偉大的日子,一切清淨不染,只剩純粹的空無,你會在那裡找到自己,找到你自己的純粹意識。
     就頭腦而言,那種空無只是一種空洞的狀態,但其實它是洋溢、飽滿的----空無一物的頭腦卻盈滿了意識。所以別害怕空無這個字眼,它並非消極的,只是否定不需要的行李,那些來自你的舊習慣,不僅無益還會阻擾你,只是一個負擔,一個沉重的負。一旦除去這個重擔,你就能擺脫重重界限,變得如天空般無垠。這就是神、佛性的體驗,或稱之達摩、道、真理、涅槃,隨你怎麼稱呼都行,那都是同樣的境界。

31  試驗
始終保持敞開雨實驗的態度,總是準備走上不曾走的途徑。
天曉得有沒有用?就算結果證明沒有用,那也是珍貴的體驗。
     愛迪生曾做過一項幾近三年的實驗,過程中失敗了七百次,他的同事和學生都失望透頂。但每天早上,愛迪生依然欣喜若狂、興致勃勃地走進實驗室,準備再次奮鬥。那太過分了:七百次失敗,徒耗三年的時光!眾人大多斷言這個實驗沒有結果,整件事情似乎是白費的,只是一時突發奇想罷了。
     他們異口同聲地告訴愛迪生:「我們已失敗了七百次,毫無結果,這見事一定要結束。」愛迪生狂笑著,他說:「你們在說什麼?失敗?我們已經成功地知道了七百種無效的方法,離真相愈來愈近!若沒有敲過七百道門就無從知道。現在我們卻定七百道門是錯的,這豈不是偉大的成就?」
     這就是基本的科學態度;如果你能確定那些是假的,你就離真理愈近。真理是超級市場買不到、定不到的,它不是現成的商品。你必須去試驗,始終保持試驗的態度,而且千萬別沾沾自喜,別自以為已經做得很完美。事情絕對不可能完美,總是有改善的空間,還是可能使之更完美。

2月
享受這個世界,享受陽光、明月、星辰、花草、天際、大地,喜悅、
安靜地活著,不去占有。

32  難題
做事的時候彷彿一切問題都沒有,你會發現自己根本沒問題!
所有問題都是裝出來的,就因為你相信它們存在。
     那是自我催眠----你不斷以各種方式反覆告訴自己不適任或能力不夠,納成了深植內心的咒語,然後付諸實現。
     做事的時候試著好像什麼問題也沒有,你會驟然發現自己有了截然不同的品質:你已不再有任何問題!然後你可以決定再次庸人自擾,或永遠丟掉他們。如果你了解:是你抓住問題,不是問題抓住你,那就能輕易拋棄問題。但是沒了問題,我們活不下去,所以就不斷製造問題。沒了問題,一個人會倍感孤單----因為閒得發慌;你為問題忙得不亦樂乎,現在你必須為它計畫,被它占據。
     一直認為自己不適任或能力不夠,認為自己應該是怎樣的想法基本上是非常自我的。其實你想要自己非常勝任,目的何在?你想要自己無所不能,但是何不滿足一切既有的不適任與局限?一旦接受那一切,你會發現自己的能量更容易流動。

33  保持無知
不要抱持任何恐懼的態度,不必稱之恐懼。
當你稱之恐懼,你就對它抱持了某種態度。
     這是最基本的事情之一:停止賦予事態名稱,只要觀照你的感覺和事態的發展。允許它,別為它貼標籤,而是保持無知的狀態。要保持無知的靜心狀態,別聽頭腦使喚,別讓頭腦使用任何語言和文字、標籤和分類,因為這就是整個過程的開端,事情會接二連三的發生,不斷發展下去。
     所以只要留心看----別稱之恐懼,只要成為恐懼與顫抖----那是美的。蜷縮在角落,躲在毯子裡,想一隻受驚的動物。若讓恐懼占據你,你會毛骨悚然、背脊發涼!這能讓你初次體驗絕妙的恐懼現象-----在這種驚慌中,你將領務內在還有一個如如不動的核心。

34  歸於中心
別為迷失與歸於中心製造衝突。
要流動,害怕迷失反而是給迷失最好的機會。
無論是什麼,壓抑只會強化它的影響力。
     任何你想否定的東西都會變得很有魅力,所以不僅不要譴責迷失的行為,而且還要順著它,迷失也沒甚麼不好,就讓它發生,因為冥冥之中必有道理,所以事情才會發生,而且有時迷失甚至是件好事。
     一個真的想歸於中心的人是不必擔憂的,擔憂會使你無法歸於中心:你需要的是鎮定的頭腦。別擔心一時的迷失,那沒什麼不好。
     停止與存在抗爭,停止一切衝突、征服的想法,讓自己臣服。一旦臣服,你還能有什麼作為?頭腦如果迷失,那就去吧!如果沒有迷失,那也很好。有時你會歸於中心,有時則否,但你的內在深處始終是歸於中心的,因為那裡沒有擔心。否則一切事物全成了煩惱,那麼迷失便罪不可赦----麻煩就大了。
     絕對不要為自己製造衝突。如果你一直堅持非暴力,那麼暴力就成了罪惡。如果你堅持禁慾,那麼性就成了罪惡。你若一直堅持歸於中心,那麼迷失就成了罪惡----所有的宗教就是這麼變蠢。要接受,迷失沒有什麼不對。

35  需要和欲望
相較之下,欲望是不可勝數的,需要則寥若晨星。
需要一定能被滿足,但是欲望絕對不可能被滿足。
欲望是發了瘋的需要,無法被滿足;
你愈想滿足慾望,它就愈貪得無厭、索求無度。
     有一則蘇菲的故事說,亞歷山大大帝死後上了天堂,還背著生前的重擔----他的整個王國、鑽石和黃金----這當然是想像而不是史實。亞歷山大的身分使他扛著這些沉重的負擔。
     天堂的守門人看到就笑了,他問:「你幹嘛帶著這麼大的包袱?」亞歷山大說:「甚麼包袱?」守門人便拿了一個天秤給他,然後把一顆眼珠放在秤的一端,要亞歷山大把他所有的重擔,所有偉大的事蹟、金銀財寶以及王國放在秤的另一端,但眼珠竟然比亞歷山大的一切還重。
     守門人說:「這是人類的眼珠子,它象徵著人類的欲望,無論多大的王國,無論你怎麼努力,都無法滿足它。」接著守門人用沙子撒向眼珠,那眼珠立刻一眨,頓時失去一切重量。
     要用了解的沙子喚醒欲望的眼睛,讓欲望消失,只留下需要。需要並不沉重,需要的數量不僅很少,而且很美;欲望則很醜,會使人變成怪物、使人瘋狂。一旦你知道需要才能帶給你和平、欲望則否,那麼一間小屋就夠了,少量的食物、一些衣服、一個愛人就夠了。

36  單純的生命

2014年8月4日

心靈寫作--創造你的異想世界 娜坦莉●高柏

WRITING DOWN THE BONES   freeing the writer within

關於寫作,並沒有一個簡單明瞭的真理便足以解答所有的疑惑。
練習寫作意味著最終你得全面探討自己的生命。
把事情寫清楚,而且要實話實說。

●初寫者的心、筆和紙
每一回動筆時,我們都在納悶自己以前到底是怎麼做到的。每一回都是一趟嶄新的旅程,而且沒有地圖。
重返初寫者的心態,準備好你喜歡的筆和筆記本,就動手寫吧!
寫作運用到身體,因此會受所用工具的影響。打字時,你用手指敲鍵盤,打出來的是一個個黑色的字體;你內在的另一個層面可能會因而浮現。手寫的動作和心情的波動有著比較緊密的關連。
對著錄音機說話,也值得一試,看看說出自己的想法並直接將聲音錄下來的感覺如何。或是把它當成方變行事的辦法。
電腦自動換行wrap around 線回。
勇於實驗,甚至是著在大張的繪圖紙上寫作。內在的世界誠然會創造外在的世界,然而外在世界和我們所使用的工具也會影響我們思想成形的方式。
要慎選工具,可是也不要太過小心翼翼,以至緊張兮兮,或花在文具行的時間比花在寫字桌前還多。

●初始的意念
寫作練習的基本單為乃定時演練。
時間長短隨你喜歡,重要的是,不管你選定的時間有多長,都必須遵守,並寫完整個時段。
1.手應當不停地寫。(不要停下來重讀你剛才寫的那一行,那只是在拖時間,並在設法掌控你正在說的話。)
2.不要刪除。(那是在編輯你寫的東西,就算寫出來的並不是你原本打算寫的東西,也隨它去。)
3.別擔心拼錯字、標點符號和文法。(甚至別去管是否把字寫出了格子,或超出線。)
4.放鬆控制。
5.別思考,別想著要合乎邏輯。
6.直搗要害。(倘若你寫了可怕或太過赤裸裸的東西,那就一頭鑽進去,其中說不定蘊藏了很多能量。)
你的目標就是要竭盡所能回到初始的意念,回到能量未受社交禮節或內在壓抑阻饒之處,回到你把心靈實際所見與所感都寫出來的地方;而不是心靈以為它該見到或該有的感受。這是捕捉你心靈奇妙之處的絕佳機會,藉以探索思想嶙峋不平的邊緣。
初始的意念藏有巨大的能量,呈現心靈對某件事物靈光一閃的最初反應。但內在的潛意識壓抑往往會抑制它們,我們思索在思索,再三地遠離了和初始靈光的直接聯繫。
初始的意念亦未受到「自我」(ego)的阻礙,我門內在的這個機制依直設法要取得控制,想證明這個世界是永恆、充實、持久且合乎邏輯的。
坐禪時,你得把背挺直,雙手置膝或置於身前,盤腿坐在叫做Zafu的坐墊上,這個姿勢名為「手印」(mudra);你面對白牆,留心自己的呼吸,不管心裡感覺如何--心頭洋溢龍捲風般的怒火和抗拒也好,還是像大雷雨般的喜悅與悲哀也好,你都得持續坐著,背挺直,面牆盤腿打坐。你學會一件事:不論內心的思潮或情感有多澎湃,都得不動如山。繼續坐著,這便是得遵守的紀律。
持續用你的筆記錄生命的細節,並洞悉這些細節的核心。讀了自己所寫的東西痛哭失聲或是邊寫邊哭都無傷大雅,透過淚眼寫作,才能顯現出另一面,不再受情緒擺佈。流淚時不要停下來,勇往直前探究真相。
初始的意念能量很豐富,因為它們牽涉到清心的氣息與靈感。靈感意味著「吸納」,吸納神靈,你的世界因而變得比本來的寬廣,而初始的意念隨即顯現出來。它們並不掩飾眼前正在發生的事情或感受。當下洋溢著巨大的能量,事情該怎樣便怎樣。
「活在當下,世界才會真的活過來。」

●把寫作當成練習
越常練習,表現愈佳。
有興致也好,沒興致也罷,你都得練習,不能坐著等靈感來,靈感和慾望絕對不會自動來報到,尤其當你一直在逃避,倘若你定期做,訓練自己的心志去適應,或不去裡會那股抗拒的心情,你就是去做,你就會愛上並且習慣這種練習。
經由練習,你確實到進步;學會更加信賴深層的自我,並不屈從於心底有意逃避寫做的那個聲音。
寫作時,不要說:「我將寫作一首詩。」盡量不要對自己有所期許,坐在桌前,說:「我有寫出世上最爛的垃圾的自由。」你必須給自己空間,沒有目的,痛快地寫。
為自己設下寫作的行動綱領,一個月寫完一本筆記本。把本子填滿就算,那便是練習。理想狀況是每天都寫,要是沒達到理想,不要讓自己責難自己或慌張著急,沒有人能事事符合理想。
不要管筆記本邊頁或頂端的空白,把整頁填滿,為自己而寫,不必顧慮到任何限制。不要管筆跡和標點符號。
寫作練習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學會信賴自己的心靈和身體,並培養耐性和不具侵略性的態度。藝術的世界遼闊,一首詩或一篇小說根本無關緊要,重要的是寫作的過程和人生。
創巴仁波切:遭逢巨大的反對力量時,我們必須保持開放。雖然沒有人鼓勵我們開放,但我們仍須一層層剝開心扉。」練習寫作亦當如此:我們必須保持開放,信任自己的聲音和過程。
寫作練習也是為你想寫的其他任何東西作暖身動作;它是底線,是寫作最初始、最基本的開端。你所習得對自己聲音的那份信任,會從而受到導引,創造出一封商業信函、一本小說、一篇博士論文、一齣劇作,或一本回憶錄。它也是你必須一在重拾的東西。
別停止寫作練習。
寫作練習擁抱你整個生命,但部要求任何邏輯形式;沒什麼前後承續的事。這是一個你可以狂野自在、無拘無束的地方,沒有特定的走向,只與當下整個的你息息相關。把寫作練習當成是一雙慈愛的臂膀,讓你沒有邏輯、沒有來由,一心只想投入。那是我們的原始森林,我們在此凝聚能量以後,才開始修剪我們的庭園,持續不斷的練習,不可荒廢。
別試圖控制它,不論你腦子湧現了什麼,堅守當下這一刻,而且讓你的手不停地寫下去。

●堆肥
要將經驗自意識中篩檢出來,需要一段時間。
熱戀當頭很難寫戀愛。要描寫我們搬去不久的城市也非易事,它尚未進入我們的身體。
我們的感官本身缺乏動力,它們接收經驗,可是接下來需要藉由我們的意識和整個身體坐大幅的篩動一段時間,才能把這些經驗篩選出來。這段時間稱之為「堆肥」。
不要執迷於「心血來潮」式的寫作,要保持練習的過程。
爬梳自己的心,把表層淺淺的思緒翻轉過來,只要我們持續處理這個原始素材,它將已一種不流於神經質的方式,帶領我們一層層更伸入自我,我們將開始看見心靈深處那一片豐美的花園,然後以它來寫作。
把想說的東西試寫很多次,不斷探索、堆砌那個素材。
我們無法控制每件事情,連自己要寫的東西也掌握不了。所以我們必須保持練習,我們不能以此不寫作的藉口。我們必須持續堆肥,使它更肥沃,好讓美麗的花朵能從沃土中綻放,並讓我們的寫作肌肉強健有力,在宇宙穿行而過我們的時候,可與它同遊。

●藝術穩定性
對練習寫作過程的絕對信任。
我們必須正視自己的惰性、缺乏安全感、自怨自艾,以及深恐自己根本沒啥值得好說的那種心態。
每當我們開始做一件新的事情,眼前往往會出現阻力。你有機會不去逃避或被一腳踢開,而要把這些傻呼呼的聲音化為白紙黑字,面對它們,看看它們在講些什麼。那些聲音只不過式護衛貨真價實的寶藏的魔鬼罷了,而那貨真價實的寶藏就是心靈初始的意念。
你面對一切,不逃之夭夭,就會感覺到自己逐漸擁有藝術的穩定性。
如果你不害怕自己內在的聲音,也就不會畏懼別人對你的批評。
了解可怕的自我是件好事,不必加以讚美或苛責,只須認可就好。然後,從這份認知當中,我們有了更好的準備,能夠選擇美、寬厚體恤的心和澄澈的真理。我們腳踏實地做出這個選擇,而不是揹負著恐懼,四處亂竄地尋找著美。

●列張寫作練習的題目表
在筆記本裡留下一頁,一想到什麼寫作的構想或題目,便趕快記在這一頁上。那可能僅僅是你聽到的一句話,也可能是一閃而過的回憶,什麼都有可能,每次一想到什麼,就加進題目表上。
列表會讓你開始留心日常生活中的寫作素材,而你的寫作便能展現出你和生活和生活肌理之間的關係。你的身體開始消化翻轉你的素材,即使你並未真正坐在桌前寫作之時,仍有部份的你在耙土、施肥、吸收太陽熱能,為寫作這株墨綠色植物的成長作種種準備。
寫作時,如果花太多時間思考要怎麼開頭,你那顆不安份的心可能會在眾多題目中東轉西轉,始終無法在紙上寫下一個字。題目表有助於你加速啟動寫作,減少阻力。
一旦開始寫,你的心靈對題目的反應可能會讓你頗感訝異。不要設法控管你的筆寫什麼;別干預,讓你的手不停地寫下去。
寫作構想參考:
1.說說透窗而來的光線質感,趕快寫,就算現在是晚上,窗簾都拉起來了,還是說你寧可寫北邊的光都無所謂,寫就是了。寫十分鐘、一刻鐘或一個小時。
2.從「我記得」寫起,寫很多細微的往事。如果陷入龐大的回憶裡,就寫那個,一直寫下去,別管那段往事是發生在五秒鐘之前,還是五年前。在你寫作時,只要不是當下發生的事,就是復甦的往事。如果僵在原處寫不下去時,就重寫一遍「我記得」,然後繼續寫下去。
3.選一樣給你感受強烈的事物,不管感受是正面或是負面的,把它當成是你熱愛的事物寫寫看。用熱愛的心態,能寫多久就寫多久。然後整個推翻,把同一樣事物當成是你痛恨的東西寫寫看。最後不代好惡,以完全中立的心態寫一遍。
4.選一個顏色,比方粉紅,然後出門散步一刻鐘,一路上留心凡有粉紅色的人事物,然後回家打開筆記本寫一刻鐘。
5.在不同的地點寫作,好比說在自助洗衣店,隨著洗衣機轉動的節奏寫。在公車站、咖啡館寫,寫下你周遭所發生的事。
6.告訴我你早上做了什麼:吃早餐、醒來、走到公車站牌。描述得盡量明確,放慢腦子轉動的速度,重新審視一早上的細枝末節。
7.回想你真心喜愛的某個地方,想像自己就在那裡,環顧周遭的細節,一一寫下來。可能是臥室的一角、整整一個夏天你曾閒坐其下的一棵老樹、家附近一間麥當勞的某張桌子,或是河畔某處。那兒有什麼樣的顏色、聲音和氣味?當別人讀到這篇文字時,應該能了解置身在納裡的滋味;應該能感受到你有多麼喜愛那個地方,並不是因為你說了你很喜歡,而是從你處理細節的方式看出端倪。
8.寫關於「離開」,隨便你想用哪種方法寫都行。寫你離婚、今天早上離開家門,或朋友即將不久於人世的事。
9.你最初的記憶事什麼?
10.哪些是曾愛過的人?
11.寫你居住城市的大街小巷。
12.描繪祖父或祖母。
13.寫寫看:游泳、星星、你最害怕的一次、綠地、你如何知道有關性的事、你的第一次性經驗、感到與神或大自然最接近的一次經驗、改變你的人生的文章或書籍、肉體的耐力、你以前的一位老師。
別淪於抽象,把真實的東西寫出來,誠實地寫,並寫出細節。
14.拿本詩集,隨意翻開一頁,抓一行抄下來,就從這一句開始寫。有人稱為「離頁書寫」。從一行偉大的文字寫起是頗有助益的事,因為你是從巍然之處著手。
15.你是哪種動物?你是否覺得骨子裡自己其實是隻牛、花栗鼠、狐狸,還是馬?
開始蒐集你自己的寫作素材和題目,這是很好的練習。

●打豆腐
紀律始終是個殘酷的字眼。
如果你內心的多個角色想打架的話,就讓他們打吧。同時,你內在神智清楚哪一部分應該悄悄地挺身而出,拿出筆記本,從比較深沉、比較寧靜的地方寫起。
那不過是種反抗而已,自我可是很有創意的,且能設想出詭詐至極的反抗伎倆。
必須想出辦法讓自己動筆。
寫作是很單純、基本且嚴苛的事,沒有什麼有意思的小玩意兒能使它變得好玩一點。
我們喜歡把單純的事複雜化。
「說話時便說話,行走時便行走,死亡時便死亡。」
該寫作時便寫作,別讓自己和內疚、控訴及暴力的威脅戰鬥。
「因為要學,所以要教。」印度瑜珈行者巴巴哈里達斯(Baba Hari Dass)
給自己若干空間和外在的限制。

●煩人的編輯
習作時,應該將創作者和編輯,亦即內部檢查員分開來。如此一來,創作者才能享有呼吸、探索和表達的自由空間。
越是了解編輯,便越能置之不理。
要是編輯喋喋不休,你也無法將這個聲音和創作的聲音區隔開來,那麼一有需要的時候,乾脆寫出編輯的意見,暢所欲言。

●不論眼前是什麼
寫作時,你可以無所不知;可以身在此處,卻對紐約的馬路知之甚明;你可以把其他生命的一部分納入自身。
凡是在你眼前的,不論是什麼,都是一個好的開始。然後走出去,到大街小巷,任何地方都可以去,把你知道的都告訴我。就算你無法證明或者尚未下苦功鑽研你所知的事物,都無所謂。
用你的寫作站有你想要的任何事物,然後放手,任其離去。

●汲取地下水
別擔心自己的才華或能力不足;持之以恆地練習,才華便會有所增長。
「能力好筆是地表的地下水。」無人擁有這水,然而你可以汲取。
你努力下功夫汲取,它終將歸你使用。
不斷練習寫作,一但你學會信任自己的心聲,變得引導這聲音。
我們應當盡量貼近作品本身,學著按照詩人所描述的,精確地喚回失的意象和文句。別遠離作品的溫暖與熱力,光是談論「關於」作品的話題;緊靠它們,如此便能學會如何寫作。始終緊靠原創的作品,緊靠著你具有原創力的心靈,從那兒寫起。

●我們並不是詩
我們寫在當下,寫作只是那一瞬間的事。
留心觀察自己,我們分分秒秒都在變動。我們隨時都可以從凝凍的自我和意念抽離出來,坐全新的出發。
把某樣事物記述下來--你寫出的文字終於和你內心所感連結在一起;就在那一刻,你獲得解放,因為你已不再與你的內心爭鬥;你已接受它們,與它們為伴。
力量始終存在於寫作的行動當中,必須一次又一次,不斷地回到寫作,別因他人欣賞你的失而昏了頭。
真正的生命存在於寫作當中,而非經年累月一在朗讀同樣的幾首詩。我們不斷地需要有新的洞察和觀點,我們生活的世界也非一成不變。你無法在一首詩裡便挖掘出永恆不滅,一輩子都能讓你滿意的真理。別太強烈認同自己的作品,應該在那些白紙黑字的背後保持流動的彈性。那些文字並不是你,而是貫穿你全身的某個偉大片刻;是你趁著腦子夠清醒,而得以寫下並捕捉到的一個片刻。

●人吃車
寫作就該,不要問「為什麼?」不要精挑細選,而應貪得無厭,讓我們的心靈吞食一切,然後使出渾身解數將它們吐落在紙上。我們不應該心想:這是個寫作的好題材」或「我們不應當談這個」,而應該百無禁忌,無所羈絆。寫作、生活和心靈是一體的,不可分割。
你的思想空間夠巨大,才能看穿洞悉所有的形體,如此一來,所有的分野都將消失。
隱喻(metaphor),並不是說一隻螞蟻好像一頭大象,而是螞蟻就是大象。邏輯上來講,自然明白兩者是不同的,隱喻必定來自和注重邏輯的知性腦袋截然不同的地方;它來自英勇無畏之處,敢於擺脫我們先入為主的成見,充分對外開放,因而看得出螞蟻和大象之間的相同點。
隱喻是無法勉強得來的。要是在寫作時,徹頭徹尾都不相信大象和螞蟻是一樣的,那麼在你筆下便會顯得很虛矯。要是你徹頭徹尾都相信這件事,可能會有人會以為你是神經病,不過,寧可被當成神經病,也不要流於虛矯。
別「促使」你的心做任何事,只要擺開成見,記錄下你腦中源源不絕的思緒就好。
寫作練習會軟化感情和理性,有助於我們保持彈性,從而讓蘋果和牛奶,老虎和芹菜之間涇渭分明的界線消逝無蹤;我們可以穿透月光,直接鑽進熊的身體裡。只要跟著思緒走,便會自然而然地飛躍起來,因為人的思想往往會即興與自然地大步跳躍。人的腦袋無法長時間只保有一個思緒,一個念頭還沒消失,另一個又冒出來。
你的心在跳躍,你的寫作也會跳躍。但這不是人力勉強為之的。寫作反映出初始意念的本質,亦即我們不帶成見,只重根本原則地觀察這世界的方式。

●寫作不是麥當勞漢堡
有時無法將心裡的感受化為紙上的字句,那是因為打開稿紙之前,對於想說什麼已存有定見。你必須從內心深處將這想法表達出來,使它躍然於紙上。別抓得太緊,使之應其所需釋放出來,而不要是圖去控制。誠然那些經驗、回憶和感受都蘊藏在我們心裡,可是你不能像廚師從烤爐拿出批薩般,要把胸中塊壘全部傾注在紙上。
寫作時,把一切都放開,設法用簡單的文字起個簡單的頭,表達內心深處想法。就算力不從心也無所謂,你正在剝除自己一層層的外衣,正在暴露自己的生命;那並不是你的自我想要呈現於外的形象,卻是你作為一個人的真實樣貌。寫作可以將你撕裂開來,並軟化你對塵世的心胸。
下筆時不要只帶著你的理性和想法,而該用你的全身去寫--用你的心、膽識和雙臂;用如同禽獸在痛苦哀嚎般的笨拙粗糙文筆開始寫,你自會找到你的智慧、言語和聲音。
我們往往想要讓自己以為正在做見有用的事、去某個地方、完成某個目標。
決定寫大塊文章前,先給自己一些空間。學會信任你自己聲音所擁有的力量,自然而然的,它會開展出方向和需要,但這與你想達成的某個目標的那種需要來自不同之處。寫作並不是麥當勞漢堡,寫作必須慢火細燉,而且一開頭時,你根本說不準燒出來的會是一頓烤肉、一桌盛宴,或是一塊羔羊牛排。

●迷戀
免不了都在寫令我們迷戀的事物,那些無拋開,無法忘懷的事物;是藏在身體裡面,等這要傾吐的故事。
列出令自己迷戀的事,可以看出自己在沒清醒時,無意識地(和有意識地)在想些什麼。列出單子後,便可善加利用,就有張寫作素材表。最讓你迷戀的事物是很有力量的,它們是你將一在重複寫個不停的東西,你將環繞著它們寫出新的故事。
當你有意識地決定不再寫你迷戀的事物時,這種壓制的行動也會壓制了其他所有的東西,這純粹是因為我正在消耗很大的能量來躲避一樣事物。
人往往受不可抗拒的衝動所左右。
迷戀是很有威力的,要駕馭那股威力。
做個寫作人和提筆寫作帶給人自由的感受;寫作使你得以履行自己的職責。
自由不代表為所欲為。自由其實意味著知道自己是誰,在這世上應當做些什麼,然後確實地去完成自己的責任;自由並不是記你轉移目標,想著自己不應當再寫你迷戀的事物。
不要光想不做。
光是想著該寫有關政治的事,並不能真正寫出政治。應該開始關心政治、閱讀相關文字、談論政治,而且別去管這樣對你的寫作有何影響。

●原創的細節
在你的寫作採用原創的細節。
生活何其豐富,只亦能寫下過往和當前的種種真實生活細節,便不太需要別的東西。
不必太過拘泥於原創的細節。人的響像力往往足可移植細節,然而運用你卻時知曉,而且親眼看過的細節,會讓你筆下的問自更真實可信,從而奠定紮實的基礎,讓你得以從這裡開始寫起。
留心周遭的種種細節,但自我意識不要太強。

●細節的力量
生活平凡又奇妙。
生活的種種細節都值得一記。這是作家必須懷有的思考,是我們握筆坐下時所必須寫下的。
說出我們的姓名,我們住過的地名,寫下我們生活中的細節,凡此種種皆有重要意義。
記錄生活的細節不啻身而出,反抗具有強大殺人力量的炸彈,反抗過度要求速度和效率。作家必須肯定生活,肯定生活中的一切。
我們應該對生活中確實存在的真實是物給與神聖的肯定--關於我們的種種事實;
我們必須成為能接受事物本色的寫作人,要能喜愛細節,唇邊帶著「是」跨步向前,好讓這世上不再有「否」。否定的態度會讓人生沒有價值,讓這些細節無法持續下去。

●烤一個蛋糕
成為一個有愛憎細節的人。讓這些細節成為你身體的延伸。
愛撫它們,溫柔地撫摸它們。關心周遭的事物,讓你的整個身子都去撫觸你正在描寫的那條河流。當你深入其中時,就不會有個抽離開來的你。
不能光是把材料放到晚裡混合了事,這樣無法賦予它們生命。
坐禪時,要把整個人放空。讓禪定來達到禪定,而不是讓有姓名的你來達到禪定。
你要接受現實,並寫下現實的真相。
文學能告訴你生活是什麼面貌,卻不能告訴你如何擺脫生活。
如果沒有準備材料,光想用熱能來烤蛋糕,熱力暖洋洋的,感覺很舒服,可是時間一到,卻沒有東西可以給別人吃。這種通常是抽象朦朧的文章:我們感到裡面洋溢著溫暖的氣息,卻沒有東西可以下嚥。如果鋪陳了細節,你便能更妥善地傳達你的狂喜或悲痛。
講出細節,它們構成寫作的基本單位。
用細節來寫作,不啻轉過頭去面對這世界。這個行動深富政治意味,因為你不光是沉浸在自己情感的暖流當中,而是把一些上好實在的糧食分送給飢餓的人們。

●再活一次
作家有兩條命,平時過著尋常的日子;受過訓練的另一部分,讓他們再次審視自己的生命,複習一遍,端詳生命的肌理和細節。
金錢並非驅策的的動力。定期收到薪水支票,卻沒空做真正想做的工作,則非常貧困。
時間是人類所擁有十分寶貴的基本商品。活著的時候,我們用時間來交換金錢。

●作家有副好身材
寫作需要體力,並不是靠腦袋思考即可。需要用視覺、嗅覺、味覺以及感受力,來體會週遭活生生、蹦蹦跳的萬事萬物。
寫作練習的規則是「手一直在寫」,一刻也不停。這規則確實使人在肉體上突破心靈的抗拒,並遏止寫作錦和意志與思考有關的想法。你的肉體和筆緊緊相連,你的手連接著臂膀,而你五官知覺的種種記錄正從那隻手傾注而下。身心本一體,是不可分離的,你可以藉由肉體書寫的行為,突破抗拒寫作的心靈藩籬。
寫作有所突破時,兩排牙齒不復緊緊咬著,而是在嘴巴裡頭嘎嘎作響;心臟可能跳動的頗厲害,甚或感到心痛;呼吸很深,字跡變得較鬆較大,而身軀也放鬆到足以跑上幾公里都不成問題。
偉大作家所傳達的,多半不是他們的話語,而是他們在靈思時刻的呼吸吐納。

●傾聽
寫作有九成靠傾聽,當你專注地聆聽周遭環境,以致那還靜盈滿你的身軀,因而當你提筆寫作時,他便一發不可收拾地從你體內流洩而出。如果你能捕捉週遭真實的一切,你在寫作時便不需要其他的東西了。傾聽過去、未來,以及你所處的當下。用你全副的身軀去聆聽,不光用耳朵聽,也用你的雙手、你的臉,還有你的頸後。
你聽得越深刻,就會寫得越好。你不帶成見的接納事物的本色,便成寫出關乎事物本色的真相。「不要拽文作詩,要確切成現事物的本色。」「對萬事萬物皆懷抱恭謹,敞開心胸,傾心聆聽。」
要成為好作家,必須做三件事:多多閱讀,仔細深刻地傾聽,多多地寫。
不要想太多,只要長驅直入文字、聲音和各種知覺的核心,並且讓你的筆在紙上寫個不停。
「欲知一樹,走向彼樹。」俳句大師芭蕉
想了解詩,便得讀詩、聽詩,讓格律與形式都銘刻在你的心頭,不要用講求邏輯的腦子來分析詩;帶著你全副身心進入詩中。
「走在霧中,會弄濕身體」禪宗大師道元
只管聽、讀和寫便是。慢慢地,你會逐漸接近你需要說的東西,並且用你的聲音把它說出來。要有耐心,別擔心。

●別和蒼蠅結婚
你在聽別人唸文章時,觀察一下自己,你的思緒可能會在某個地方茫然徘徊。我們有時候會回應說:「我聽不懂,對我來說太深奧了。」或說;「文中描述了好多事情,我跟不上。」問題的癥結往往不在讀者,而是在作者。
這些會出現問題的地方,是因為作者在此開始喃喃自語,只顧讓自己開心,而忘了故事本來的走向。這些模糊不清的地方讓讀者詩去注意力,因為這些地方製造了裂縫,讓讀者分了心,失了神。
文學的責任是要讓人保持清醒、活在當下,要是作者自己分了心,四處晃蕩,讀者當然也會分心晃蕩。
堅守在細節精確的這一方,明白自己的目標,並緊緊守著那個目標。倘若你分了心、文字離了題,那就慢慢地把它帶回正軌。
寫作時,內在許多通衢大道都敞開來了,但可別溜達太遠,以致離了題。堅持細節和方向,別光是自顧自的,這樣道頭來只會讓自己寫出含糊不清的文字。
上乘的藝術幾乎便淪為煽情,可是終究並不是。
認清這隻蒼蠅,想要的話,甚至可以愛上它,就是別和它結婚。

●勿用寫作來索愛
活著是沒有條件的,生活和寫作乃是兩個分開的實體。不要藉著寫做來博取注目、關心和愛。「瞧我寫的東西,我一定是個好人。」一個字也沒寫出來之前,我們就已經是個好人了。
我們總在尋求支持,其實已時時刻刻皆獲得支持。
我們想要誠實無欺的支持和鼓勵,一但得到了,卻又偏偏不相信,反而輕易聽信苛責,以強化心底根深柢固的一個想法,那就是其實我們根本不行、根本不會寫作。我們對讚美充耳不聞,一但有負面批評,馬上就豎起尾巴。
有人讚美你時,真的請你住嘴,就算不好受,很不習慣,也請保持呼吸,傾聽,讓自己聽進去那些話,感受那美妙的感覺。建構起接納正面、誠摯支持的雅量。

●你有什麼深遠的夢想?
「你們想寫到什麼程度?你們擁有強勁有力的創作聲音,以經能夠將創作者和編輯區分開來,現在想拿它怎麼辦?」
總有個時候,我們必須去捏塑並引導已經學會的力量。
許多人並不知道、不承認,甚至逃避我們深沉的夢想。當我們得提筆寫下飄蕩在心中的一些想望,而平時我們並未去留意這些想望。我們從而得到一個機會,得以不加思索地寫出徘徊在我們知覺外緣的那些心願。
審視這些願望,開始認真看待你的夢想和願望。要是你沒有把握,要是你真的不曉得自己想做什麼,那麼請開始期待能找到方向,找到呈現自己的方式。
曉得自己不想要什麼,應該感覺到安慰。
一如令我們迷戀的事物,我們的夢想也會重現。因此,最好能關注這些夢想,並採取行動。這世洞察生命的一種方式,否則,我們可能就隨著自己的夢想四處飄蕩,永無寧日。
一但你學會信任自己的聲音,並容許那個有創造力的聲音從你體內流洩而出,便可引導這個聲音來寫短篇小說、長篇小說和詩,或者校正舊作等等。你擁有實現寫作夢想的基本工具,不過,傾ˇ一類型的書寫亦將揭露你其它的夢想,好比去西藏、當上美國第一位女總統,或者在新墨西哥州建造一間太陽能工作坊。這些夢想都將便成白紙黑字,讓你更難去逃避。

●句型結構
我們的語言往往受限於主詞/動詞/直接受詞的句型結構,總是有個主詞對受詞採取某項行動。
「我看狗」--根據此一句型結構,「我」是宇宙的中心。我們在語言結構中忘了一件事:當「我」看著「狗」時,「狗」同時也在看著我們。在日語中,這個句子會變成「我狗看」,其中有種交流或互動,而不只是主詞對受詞採取某項行動。
我們用句子來思考,而我們思考的方式決定了我們看待事情的方式。如果我們用主詞/動詞/直接受詞的結構思考,那麼我們便會以此一結構塑造我們的世界。藉由掙脫這個句型結構,我們可以釋放能量,能以嶄新的眼光和角度來看世界。我們不在懷著身為<人類>(Homo sapiens)的沙文主義立場,除了人類以外,萬事萬物在這世上也有其生存的意義。在我們的語言裡,始終存有自我中心又利己主義的句型。非得當主宰者不可的負擔太沉重了。我們並沒有主宰這個世界,這世一種幻覺,而虛幻不實的造句結構讓此一幻覺長繫不墬。
練習:
拿出你所寫的一篇最乏味透頂的文章,並從文中挑出連續的三、四行,或三、四個句子,然後抄在一張空白紙張的頂端。
我不會寫作因為我是冰塊而且口好乾而且沒啥好說的而且我寧可吃冰淇淋。
把這些文字一個個都看成是大小翰顏色一模一樣的積木,而名詞或動詞的地位並不比冠詞和連接詞高,各個詞、各個字一律平等。接下來,就像在移動積木一樣,花三分之一頁的篇幅拼湊組合這些詞句。切勿設法寫出有意義的句子,只要專心拼湊就好;克制那股欲望,放輕鬆,任意寫下便是。你將必須重複書寫某些字才能湊滿三分之一頁。
寫我是一張嘴巴寧可奶油說吃冰淇淋而且什麼都沒乾我一個寫寧可說而且我走方塊因為一個有我去乾走寫而且嘴巴奶油去我寧可乾方塊是一個寫我而且什麼都沒說走一個不能因為什麼都沒寧可我乾去而且說奶油走冰寧可去我的方塊什麼都沒有說。
接著下來,喜歡的話,隨意加幾個句號、一個問號,或許來個驚嘆號、冒號或分號。全部不加思索,不要試圖讓句子變得有意義。
寫我是一張嘴巴寧可奶油,說吃冰淇淋而且什麼都沒乾!我一個寫寧可說而且我走方塊因為一個有。我去乾走寫而且嘴巴奶油去,我寧可。乾方塊是一個寫我而且什麼都沒說走。一個不能因為什麼都沒寧可;我乾去而且說奶油走冰。寧可去我的方塊什麼都沒有說?
現在大聲唸出來,好像這段文字真有意義似的,聲音需有抑揚頓挫且帶感情。你不妨試著用怒氣沖沖的聲音唸,或可用興致勃勃、悲傷、哀怨、急躁或頤指氣使的聲音唸,幫助你投入其中。
「對一切有知覺的眾生常懷善念。」我們甚至必須對椅子、空氣、紙張和街道懷有善念,任何沒有生命的物品都心懷感激善念,人心必須變得如此寬闊有肚量。
當你做過這個練習,盡管你可能會回頭寫一般慣用的句子,但是已經有一個裂口出現,一股能量充沛的風會從那裡吹拂你全身內外。在慣用的句型背後,改變已經產生。
你越能覺察到你所移動、看見並寫出的句型結構,就越能掌控那結構,而當你需要時,也越能擺脫那結構。藉由突破句型結構,往往更能貼近你需要說明的真理。

●緊張不安地啜飲葡萄酒
有時可能一口氣便寫下十篇短文,接著回頭重讀一遍,十篇當中也許有一篇還不錯,就把這篇留下來。如果文章開頭第一句便寫得精彩,那麼接下來的文字通常也會很出色。
試著寫出出色有力的開頭第一句。這一句的前半不妨摘自某篇報紙的文章,再用食譜書中所列的一項材料完成句子。到處玩耍一下,一頭鑽進荒謬的世界,而後書寫,冒險。只要不怕失敗,一定會成功。

●別光用講的,展現出來
別光是告訴我們你很憤怒(或其它一些偉大的字眼,比如誠實、真理、憎恨、愛情、悲傷、生活、正義等等),向我們展現什麼令你憤怒。我們閱讀以後,也會覺得憤怒。別告訴讀者該有什麼感受,把狀況展現給他們看,自然會喚起他們內心的感觸。
寫作並非心理學,我們不談「關於」感受的事,作者有某種感觸,應透過其文字喚醒讀者的感受。作者牽著讀者的手,引導他們走過有苦有樂的幽谷,可是絕口不提苦樂二字。
寫作時,應直扣自己的感受與正在寫的東西。如果你寫的是初始的意念,也就是靈光一閃的第一個念頭,而不是接著下來好發議論、愛批評、善於算計的地二個、第三個念頭,便用不著擔心。初始的意念呈現心靈對經驗的反射關照--讓人類透過文字盡可能貼切地描述夕陽、心生命的來臨、嬰兒別針、番紅花。雖然我們無法永遠抓著初始意念不放,但是能明白那些初始的意念是件好事。這些意念可以輕輕鬆鬆地教會我們如何走到一旁、抽離開來,把文字當成鏡子,用來反射映照各種事物。
一聽到有關二字出現在某人的文章裡,就好像聽見自動警報聲。「這是個關於生命的故事。」不管你願不願意,跳過這一句,直接描寫生命。我們在筆記本上作寫作練習時,當然大有可能寫出籠統的句子,比方「我想寫有關我奶奶的事」,或「這是個有關成功的故事」。不要因為寫出這樣的句子而苛責自己,別太吹毛求疵,從而將作者和編輯兩個角色混為一談。寫下來、記下來,深入挖掘探討,進入故事當中,並帶領我們一同走進。
有時候,寫些概括性的聲明是非常適切的,只是在每個聲明的背後,務必勾勒出一幅具體的圖像。如此一來,即使你寫的是論述文字,也會使得文章更為生動。
康德<未來形上學緒論>(Prolegomena to Any Future Metaphysic)
走進故事裡,帶領讀者進入其中。不要當置身事外的局外人,這不代表你不能寫自己未親身遭遇的事情,而是說你務必在文中注入生命氣息,否則的話,寫出來的文字會更加的虛無飄渺,看不見你這個人的存在。

●務求明確
別說「水果」,告訴我們到底是什麼水果,給事物正名,還其尊嚴。比方「那是一顆石榴」
講「窗台上的天竺葵」,比光講「窗台上的花」好多了,「天竺葵」單單這三個字便為我們勾勒出一幅更為清晰的景象;更深入洞察那花兒的存在;立即為我們呈現窗台一隅的景象--鮮紅的花瓣、翠綠的圓葉,迎著陽光,一切欣欣向榮。
我們一但曉得某樣東西的名字,便會覺得腳踏實地;心靈的薄霧被揭開了,令我們與土地有了連結。當你走在街頭,看到知道名稱的植物,會對周遭的環境更有親切感。留心身邊的事物,而且說得出它們的名字,這讓你的心靈更清明。
光是知道名字還不夠,端詳它時,還得明白在此時節,這花兒的生長樣態。
磨亮你的覺察力,持續不輟:覺察名字、那一月、哪一天,最終覺察到那一剎那。
「不要概念,而要具體的事物。」
深入當下,並確時活在當下。越能貼近鼻子前面的事物,這些事物所能教導我們的也就越多。
參加團體活動,最好能很快地熟悉每位組員或同學的名字,這有助於你打入團體,並讓你更留心關懷別人。
學習萬物的名字。作家應無所不是,同時,也應什麼都不是。

●專心注意
選擇一樣明確的事物來寫,告訴我們所有細節,深入洞察那個經驗。同時,別讓自己變得目光短淺。
只用一行篇幅來描述你要說明的事物時窗外的街景,一行就可以,這是很好的練習。
切不可忘記宇宙時時與我們同行,不論我們做什麼,宇宙都在身後。如果你花一行來描寫宇宙,也能提醒讀者,縱使我們必須將心思集中放在眼前的事務上,也不可忘懷這個生生不息的世界。在恰當的時刻描寫一下天空的顏色,會讓文章讀起來更為生動。
坐禪時,在兩次四十分鐘的禪定之間,需從事「經行」(kinhin)也就是行禪。站好,配合吐氣,非常非常緩慢地開始踩出一步;你會感覺到自己雙膝略彎、腳跟離地。非常緩慢。吸氣時,你提起五根腳趾,向前走了一吋左右,接著換腳,做同樣動作。經行持續大約十分鐘。把動做放得如此之慢,你因而能體會到,你所踏出的並非各自獨立、互不相干的步伐。你每踩一步,都會感覺到空氣、窗戶,以及其他也在坐禪的人。你覺察到,要是沒有地板、天空,以及為了維生兒喝的水,你根本踩不出步子。萬事萬物皆息息相關、互相貫通,就連我們踏步時所處的季節,也在支援我們的步伐。
寫作時心思專注固然好,專心寫作時,不要把世界擋在外頭,而要任評萬事萬物恣意生存。這是一種非常微妙的平衡狀態。

●平凡與不凡
我們誤以為細節只不過是無足輕重的芝麻小事,或只配用來描寫雞毛蒜皮;我們以為細節很瑣碎微小,並不屬於胸懷宇宙大志的心靈或新墨西哥州的雄偉山陵。這是錯誤的想法。一樣東西不管有多大、多詭麗,都還是平凡的事務。我們以為細節是日常俗事,然而有覺察力的人透過神奇的眼光看出去,奇蹟同樣也只是塵俗之事而已。
構成寫作之本的,並不僅僅對人事物作物質化的處理,而是要運用細節,舉步跨到對岸,亦即在一切背後的那方遼闊虛空。
新奇的細節其實很平凡,只有一些人能看出其中不凡之處。我們並不是非得到霍比台地才能見識到什麼叫做宏偉;我們需要以不同的眼光來審是我們以有的事物。
一切事物都是既平凡又不凡;事物平凡與否,全看我們的心靈是開放還是閉塞的。細節無所謂好壞,它們就只是細節而已。
有些事情我們覺得深不可測且無比奇妙,因為它對我們是新鮮又陌生的事,可是,它也是一見已流傳數百年的平凡事。
我們必須深入了解事情的核心徹底了解,讓平凡與不凡的光彩在我們眼前同時閃爍。如果深入一樣事物,你將會明白它和萬事萬物是如何貫通融合,接下來,細節便自然而然會和宇宙結合,兩者是可以互相替換的。
我們所有人的生命都交織在一起,互相創造對方的宇宙,只要其中一人英年早逝,所有的人都會受到衝擊。我們不光是為自己而活;人與人之間相互關聯。我們有責任要善待自己,然後以同樣的方式善待這個世界。
有了這樣的理解,我們處理細節時,不會把它們當成是個別的物體,而是對萬事萬物的反應觀照。
不管我們寫的是什麼,我們都必須好好留心察看,並貫穿進入它們的核心。如此,我們便能自然而然地作出詩詞中所說的大躍動,因為我們會覺察到萬事萬物之間的關聯。我們也能一段又一段,一氣呵成地寫散文,把中學作文課裡學來的起承轉合拋在一旁。這些現象會自然發生,因為我們將與宇宙恢宏的運行有所聯繫。

●談話是練習場
當你告訴朋友一些事情時,因為想勾起他們聽故事的興趣,往往會加油添醋,可能會誇大是實,甚至說兩三個無傷大雅的謊言。你的朋友並不會計較故事的內容和十年前的往事是否一模一樣,重要的事現在這一刻,況且他們已經聽得入神了。
「傾聽八卦閒話並散佈出去,這是作家的責任。每個短篇小說家都是用這個方式來了解生命的」紐約短篇小說家葛麗絲‧裴莉(Grace Paley)
談話是件好事,不必感到羞恥。談話是寫作的練習場,是我們學習溝通的方法--什麼能引起別人的興趣、什麼讓人覺得枯燥乏味。
「我們並不是在殘忍地散佈八卦,只是在設法了解生命而已。」
我們應該學習談話,但不要夾帶成見、貪心或妒意,而應懷抱憐憫、驚異與讚嘆的心情。
不要只是「講」,而是要「展現」事情的經過。

●寫作是公共行動
我們老是擔心自己在複製別人的風格,而缺乏自己的特色。相對於一般看法,作家並不是普羅米修斯,孤伶伶地身處四面八方皆是火光的山頭。
以為只有自己具有純粹的原創心靈是非常自大的想法,其實歷來所有的前輩作家正用他們的背扛負著我們。我們活在當下,浸染著所有的歷史、概念與這個時代的蘇打汽水,這一切皆揉合在我們書寫的文字裡。
你能夠熱愛別人的作品,意味著你內在的能耐被喚醒了。這只會讓你便得更了不起,而不會使你成為盲目模仿的文抄公。
別人的作品中,那一部分合乎你的本性,那一部分就會變成你,於是你在寫作時,自然會採用這一部分的手法,而非刻意造作。
就像談戀愛,你忘了自己,只記掛著對方。偉大的情人都明白,他們愛什麼,就是什麼。
寫作不單純只是寫而已,你也在和其他作家神交。不要心存嫉妒,尤其不能偷偷嫉妒別人,那是糟糕的事。如果有人寫出偉大的作品,那只是替我們所有人更加澄清了這世界的幾分真貌。別在作家間區分「別人」和自己,以為他們與你不同;「他們很棒,我很爛。」別製造這種二分法,製造對立只會讓你更難成為好作家。也不要有相反的想法,那你會變得太驕傲,而無法有所成長,或者聽不進去旁人對你作品的批評指教。
當個部落作家,為所有的人寫作,反映人群當中許多不同的聲音,不要只是做個隱士型作家,只追索個人的心靈中微不足道的真理。提筆寫作時,應視野恢弘,胸懷全世界。
即使我們是獨自走向荒野,在曠野中寫作,也應時時和自己以及周遭的一切密談,我們和萬事萬物是密不可分的;我們的存在植基於我們來到人世前這是上以發生的種種,縱使我們筆下的文字意欲反抗,還是我們試圖否定過去。寫作時,我們都明白我們背上扛著的是什麼東西。
在居住的地方認識寫作同好,大家可以聚聚,互相幫助。和別人分享作品把它門發表出去。

●一加一等於賓士汽車
關閉你納說一加一等於二的邏輯腦袋;敞開心靈,接受一加一等於四十八、一輛賓士汽車、一個蘋果派或一匹藍色馬的種種可能性。寫自傳時,別淨在交代資料事實,要告訴別人你是甚麼樣的人。「我是窗上的霜,幼狼的嚎叫,扁平的草葉。」
忘掉你自己,隱沒至你所凝望的毎樣事物--一條街、一杯水、一片玉米田。對任何事情有所感,便徹底化身為那種感覺,與之同焚。放心,你的自我很快就會緊張不安,並阻止你過於狂熱。倘若你能捕捉那種感覺,或者嗅到、憋見你與那感覺合為一體的剎那,那麼你就很可能會寫出一首好詩。
我們必須一而再地回到書本跟前--好書,並且一而再地閱讀種種洞悉人生意義與方向的見解。我們既生而為人,就得經歷這番掙扎,這樣我們便能一而再地對自己生出憐憫之心,並且善待彼此。

●當隻禽獸
沒寫作的時候,仍是個寫作人。跨著禽獸的步伐四處走動,將周遭的一切看成是你的獵物,並像禽獸一樣運用你的感官知覺。觀察貓咪,就算全身一動也不動,然而同時牠所有的感官知覺都在運作:注視、傾聽、嗅聞。你走在路上時,也應該如此。
不管你有多忙碌,一定要保持沉靜--至少全身當中有一部分是靜止的--並且搞清楚自己身在何方。
我們內在覺察之處,永遠保持覺醒。
行走在這世上,我們須時時與當下連線,部分的自己須保持警覺,亦即像禽獸般的那一部分感官,注視,觀看並留心路標、街角,消防栓和報攤。
提筆寫作前,讓自己便成一隻禽獸也是很好的準備。不管你當時正在幹嘛,都要緩慢地行動、潛行尾隨你的獵物,也就是你打算要寫的認何文字。讓你所有的感官之覺都保持專注,關閉你講求邏輯的腦袋,腦中空空如也,一個念頭也沒有。讓你的文字從腹部出來,把你的腦子往下移到胃裡,讓胃來消化你的思想,讓他們供應營養給你的身體。深深地吸氣,別把氣憋在胃裡;拿出耐性,保持慎重。讓寫作滲出思想的形式的水平線下,滲進潛意識,滲透你的血脈。
加重定時寫作的壓力,寫一個小時或二十分鐘。時間長短任你決定,不過務必全力投入,手不停寫,透過你的筆,將你血脈中的一切,統統傾注在只上。千萬別停手,別偷懶,別作白日夢,寫到你筋疲力竭為止。
帶著整個的自己開始寫作。

●提出聲明,回答問題
女性在作提出聲明時習慣加修飾詞,比如「越戰真恐怖,不是嗎?」或「我喜歡這個,你呢?」句型結構顯示,女性總是再尋求別人附和他們的感受和見解;他們並不是在提出聲明後,便堅守聲明:她們需要別人的鼓勵。(發生在女性族群中的現象也可見於弱勢族群中)
女性在講話時也愛用很多如大概、也許、不知怎的之類的不定修飾語,比方說「不知怎的,是情就發生了。」好像有某種不可知的力量讓這位女性無能為力;「也許我會去吧。」又是一樣,沒有清楚、斬釘截鐵的聲明,比如「是的,我會去。」
這世界並非總是黑白分明,人不見得能確定自己可不可以去某個地方,然而務必作出清楚、斬釘截鐵的聲明,這一點對寫作心手來講尤其重要。
提出聲明不啻在練習信任自己的心,學習堅持自己的意念。
縱使人生並非永遠清楚分明,但清楚且肯定地提出聲明表達自己的見解卻是件好事。「我是這麼認為和感覺的」、「眼前我就是這樣的人」,這需要勤加練習,卻會帶來很多的回報。
在練習寫作時,如果看到自己用了那些不定修飾語也不必擔心,別責罵自己,只要覺察有這麼一回事,繼續寫下去,當你回頭將全文重修一遍時,再刪去這些詞語就可以。
凡是寫出來的問題,你自己都得回答得出來。寫作時寫出了一個問句,沒關係,可是你必須立即更深入挖掘自己的內心,然後在下一個句子裡回答前面的問題。
別害怕回答問題,你將發現自己內在無窮的機智,寫作是在焚盡你心靈中的迷霧,別把霧氣帶到只上,就算有件事你並不是很確定,表達的時候,也得做出對自己胸有成竹的樣子。

●句子的行動
動詞非常重要,是句子的動作和能量所在,運用時需小心留神。
試做看看下面的練習,把紙左右對摺,在紙的左側寫下十個名詞,隨便什麼名詞都行。
紫丁香

鬍子

小提琴
肌肉
恐龍
種子
插頭
錄影帶
接著,翻面到紙的右半邊,隨便想一門職業,比方說木匠、醫生、空服員,在紙的右側寫下和那個職業有關的十五個動詞。
廚師:煎、斬、剁、片、切、熱、炙、嚐、煮、烤、炸、醃、打、炒、舀
打開整張紙,左側列有十個名詞,右側列了動詞。試試看把名詞和動詞連在一起,看會形成什麼樣的新組合,然後句此造出完整的句子,需要的話,可以用過去式。
恐龍醃在土裡。
小提琴用它門的音樂來煮空氣。
紫丁香把天空片成紫色。
以下還有幾個運用動詞的例句:
她丈夫的呼吸把她的睡眠成兩半......
在他們的丙烷槽上,向晚下沉的光影得好長......
當我看到他時,我了......
其他人在車中成雙成對到輝映著月光的河流
我的血液向蜂巢般嗡嗡
......在那兒,天使與劍蘭過你的肌膚/睡在地上......
這並不表示你在寫作時,應該停下沉思一個小時,好想出一個新動詞。只是要留意動詞以及動詞的力量,並以新的方式來運用動詞。你對語言的各種面向越是注意,文筆就會越生動。你可能會認定還是用跑、看、走等一般動詞比較對味。也沒關係,可是那一定得是你自己所作的選擇,而不是糊里糊塗下寫出的句子。

●在餐廳寫作
一旦選定一間咖啡店當作寫作處所,最好點餐,別選擇最忙的時段出現。
選擇適合自己的餐廳。
不時換個場景有利於寫作。
我們的內心時常抗拒~工作和專注。
浮槽(flotation tanks):深處浮槽中,置身於黝暗的箱子裡,沉浸在十吋的溫水中,感官街收到的刺激會減低許多。因為感官刺激的受限,會促使心神更加集中。
在咖啡店寫作也能讓你心思更加專注,咖啡店的氣氛會使你部份的感官知覺更加忙碌、快活,也因此,你比較深沉且安靜的那一部分,掌管創造與專注力的那一部分,也同樣能自由自在地發揮力量。
運用餐廳裡的刺激,轉身面對刺激,隨大夥兒狂歡,熱鬧一回。你的手不可以停下來,隨著能量的波動而寫;寫下你自周遭捕捉得來的種種細節,將這些細節和你自己躍動的思緒結合在一起。外界的熱鬧喧囂可以刺激並喚醒你內在潛藏的感覺。
列出你所去過的咖啡館、餐廳和酒吧的名單,想要的話,在店名後加註細節,盡可能說明清楚。看看結果會如何。

●寫作書房
倘若你想要一間用來寫作的書房,不必大興土木,且必須是你真正願意走進去坐下來寫的地方,其實家裡任何地方,餐桌、梳妝台,只要妳覺得可以,就是專屬你的寫作書房。
我們打造了沈靜精美的房間,卻又渴望在吵雜又凌亂的咖啡館裡寫作。
我們營造了美麗又井然有序的花園,卻巴望著置身樹林中。
我們的房間顯示我們的心靈狀態;有些人害怕空間,所以在屋裡每個角落都塞滿東西。這就是我們的心害怕空虛,因此心裡時常思緒澎湃,老是想東想西。
一點點外在的失序顯現心靈的豐富多產,表示這個人創造力旺盛。
一間完美無瑕的書房總是顯示,房間主人恐懼自己的心靈,其外在空間反映出內在的控制欲。創作正好相反,它是失去控制。
營造寫作的空間是你對寫作已更有使命感的另一個指標。

●重大的題材:情色文學
愛情和情色文學~非寫不可。
永遠從自身開始,並且順勢而為。情色文學是個沉重的字眼,如果你覺得緊張,不妨環顧室內周遭。從某一樣小而具體的東西寫起,比方杯墊上的茶杯、蘋果薄片,或者你的紅唇上殘留的巧克力夾心餅乾屑。有時你的開頭離題很遠,然後再迂迴地轉回正題。寫作就是在探索,你想探索你和某個題材的關係,而不光是查出它在辭典裡的定義。
你不能老是直接攻擊題材,有時也該花點時間接近它。
片桐老師對伴侶開示:「你們應當併肩同行,而非面對面。」
如果你一下子脫掉衣服,縱身躍入水中,說不定你會覺得水太冰涼,會再度躍出水面說:「這個任務太巨大了。」不妨從對岸開始接近情色題材,全身衣著整齊,不慌不忙地泅過河。如果你在游泳時慢慢脫掉襯衫和褲子,等你抵達對岸時,便會一絲不掛--一如你一直以來的期望,大膽厚顏地直接挑戰情色題材,而且不會因此覺得恐慌或難為情。你花了好些時間才到達那裡,腳踏實地上到另一岸,我們即隨著你緩緩前行。
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處理,把這個題材劃分為不同的層面。

●在本城做個觀光客
描繪其他人不太注意的事物,將平凡化為生動,喚醒我們留心簡單中自有不凡之處。
我們去到一個新地方,會以新鮮的眼光看待周遭的一切。當我們住在一個地方久了,往往覺得那裡越來越無趣。
透過一個觀光客的眼光觀看自己所住的城鎮,並開始用這種眼光審視自己的生活。
學著書寫平凡事,歌頌老咖啡杯、麻雀、市公車、薄片活腿三明治。把所有你想得到的平凡事物列成一章表,以後想到什麼再繼續列上去。對自己許下承諾,離開人世前,要在你的詩、短篇小說或報紙文章中,那張表上的每樣東西至少都要提到一次。

●處處皆可寫作
在一團混亂的中心,採取明確的行動。只管寫,持肯定的心態活下去,時時保持覺察。
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沒有十全十美的氣氛,請訓練自己保持彈性。試著在不同的環境和場所寫作。
曉得自己無處不可寫作,予人極大的自主感和安全感。只要你想寫作,不論如何,你終究都會有辦法可寫。

●更進一步
有時候你以為自己已經完成了,其實你才剛要開始呢!
心有所感時,手只管不停地寫。
寫最傑出的昨品時,心往往是碎的。
如果你在寫作時,一直不肯走完全程以徹底化解疑難,那麼你不是從夢中醒來,而揹負著這個噩夢走上街頭。寫作賜給你泅向自由的大好良機。
讓自己往自認為能力所及的地方更進一步。
即使你已經推了自己一把,並覺得已有所突破,也得在推一把。一旦往前再游出去,在浪頭上能留多久便留多久。請勿半途停下,那一刻不會一模一樣地重現;現在不一口氣完成,已後回頭再寫,將耗掉你更多的時間。

●心生憐憫
每一個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恐懼的事物,我害怕的寂寞。
我們最害怕的事物,自然也是我們最有必要加以克服的事物,克服以後才能實現生命的夢想。從事藝術是很寂寞的。藝術家則活在組織化的社會體系之外。
選擇獨處,突破自我的界限。
孤獨漫遊,學習享受獨遊的滋味。一旦孤寂難耐,便拿出地圖,不慌不忙地找路,將自己推出迷宮,而無需縱身跳入虛無的存在處境。
一切事物皆無好壞之分,只要活下去就是。
自我們的痛苦中出發寫作,終將促使我們對自己既渺小又時時在摸索的生命產生憐憫;從此一殘破的狀態,惻隱之心將油然而生,我們將憐惜我們腳下的水泥地,還有在疾風霹啪作響的乾旱。我們將可觸及周遭的一切,我們以前覺得它們好醜,如今則看到它們特有的細節,比方剝落的油漆和灰暗的陰影--其實這就是它們的本色,沒有好壞之分,且就是我們生活周遭的一部分而已。熱愛生活,因為它是我們的生活,此時此刻,什麼也比不上它。

●懷疑是種折磨
要是你真的有心要去,我們來談談你現在所持的態度。
不是盡力而為,覺得應該試試看,如果沒成功,也沒關係。
這是不對的態度,要是有人把你打倒了,你得站起來,要是他們再一次打倒你,你要再站起來,不管你被人打倒多少次,都得再站起來。
如果我們全心全意投入某件事物,便能比較清楚地看出看出何時應該罷手。這是對毅力持續不斷的試煉。
別聽信懷疑的聲音,它沒有別的用處,只會讓你痛苦消極。
相信自己正在做一件正確的事。
放眼去看看廣袤無邊的人生,並且對時間和練習保有信心。

●一點甜頭
別和寫作為敵,讓它變成你的朋友,一開始就應該保持美好喜悅的心情。
寫作是你的朋友,它永遠都不會背棄你。寫作的過程源源不絕地帶來生命和生命力。
每位作者和每位讀者都知道,好的寫作是最棒的旅行。別擔心寫得「好不好」。

●嶄新的一刻
你不能抱著你的成功或失敗不放。別被你的成就或慘敗弄得七顛八倒。
其實你也不確知自己踏出百尺竿頭時,會不會墜落地面,說不定反而會飛上天,不管結果如何,事前都是說不準的。
這世界是空虛的,事物的興衰都是無理可循,其中蘊藏著多少機會!

●我為何而寫
沒有哪個答案會使你停止寫作,隨著時光推移,你會發覺,形形色色的答覆你都給過。
「為什麼不重要,是什麼才重要。」海明威
寫作可能具有療效,但寫作並非治療。
充分準備好各種答案,就是別設法自圓其說。
我們寫在當下,反映了當時心中的想法、情緒和環境。不同的回答並無真偽之分,它們都是真實的。

●每個星期一
每週撥出一整天的時間全心投入寫作,是因為寫作、分享和友誼都具有重要意義。
重要的不只是你在做什麼--還包括你怎麼做、怎麼去完成它,以及你重視的是什麼。
現實有很多種,當我們過度在意世上其他人怎麼生活,或以為他們怎麼生活時,應當記住,我們只需在意我們自己的生活、想如何寫作,想如何去碰觸雨滴、桌子、音樂、紙杯以及松樹。
列出無生命的名單,有助於將那些事物帶進我們的生活範圍中,從「我是....的朋友」開始

●再談星期一
藝術是不侵犯他人的行為,我們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這門藝術。

●即興寫作攤位
準備好一疊白紙、幾支寫得流利的筆、一張桌子、一把椅子和一面招牌,上書「當場取詩」,「現場作詩」或「你命題,我作詩」。
在完全不自覺的狀態下練習寫作。光是寫,而不重讀。
要經商,得先當個好戰士。你必須無所畏懼,隨時都願意捨棄一切。
設置寫作攤位給自己當個好戰士的良機:你必須捨棄一切,因為你寫好的稿子得立即交給顧客。
擺設寫作攤位是讓人學會放空的大好練習。

●令人心動的留白
當你想寫某種形式的文字,好比長、短篇小說或詩,就得多閱讀那種形式的作品,看看那種形式是如何定調?第一句寫了什麼?作品如何結尾?你一旦大量閱讀了那種形式,它便會深深地銘刻在你的心裡,因此當你坐下來,準備寫作時,便會應用起那個結構。
舉例:假如你是詩人,想要寫小說,就得學習寫完整的句子,而且不能從ㄧ個意象跳到另一個意象。閱讀小說時,你的軀體消化吸收著完整的句子,確立場景的穩健手法;你曉得桌布的顏色,以及作者如何讓筆下的人物穿過房間,走到咖啡桌旁。
如果你想寫短詩,就必須消化那個形式的作品,接著練習寫作同樣的形式。
試試看連寫十首短詩,每首詩的寫作時間只有三分鐘,每首必須是三行。眼睛看到什麼就以什麼當做詩名,就這樣開始寫。直到這種短促的思考已在你腦中結構成形,一但你需要此一形式時,便可運用自如。寫做短詩時,用字務必精簡,詩名須可拓展詩的面向,而非重複使用短詩內容已使用過的字眼。
如果你想學會某項事物,就去請教已鑽研三十年的專家,向他們學習;研究他門的信仰體系、他們心智結構,也就是他們思考的次序;還有他們的生理機能,即他們在從事他們擅長的工作時,是怎麼站、怎麼呼吸,以及嘴巴是怎麼閉攏的。以他們為榜樣。
徒有形式尚成就不了藝術。
俳句:日本的短詩形式,一首俳句有十七個音節,分成三行,句中往往會提及季節和大自然的某件事物。俳句中會驀然出現轉折,詩人在那時刻便會作巨幅的跳躍,讀者的心智得加緊直追。這會在讀者的心靈中產生小小的令人心動的留白,而那簡直就是體驗到神的存在的一刻;當你有這種感覺時,往往會不由自主地脫口喊出「啊」。
草叢中,
一朵白花綻放,
其名不暁。
~子規

春天離去,
打著哆嗦,野外
草叢間。
~一茶

紫藤的
香氛和色彩
彷彿月兒很遠。
~蕪村

雉雞啼叫;
我多麼渴慕
逝去的雙親哪!
~芭蕉
那種令人心動的留白是寫作俳句的真正考驗。
形式固然重要,我們應當學習,但是我們也必須記得為形式注入生命。

●任人漫遊的廣袤原野
打破所有的造句規則,說出需要說的話,在所有人驚訝的眼光中,始終都相信自己的聲音。
只要能駕馭文字中那股能量,便能轉兒寫作其他題材。
寫得不錯時,要試著脫離熟悉的事物,打破自己的世界闖入新疆域,進入未知的天地。
人生在世,偶而應當瘋狂一下,失控一下,用不同於平時的觀點看事情,並了解到這世界並不是我們所以為的那樣:世界並不紮實,並沒有明顯的結構,也不是不朽的。冒險走偏鋒一陣子。常念及生命無常並不荒唐可笑,反而能讓我們活得更有生命力,更有現實感,並時時保持醒覺。
如果你一開始便過於精確,接下來雖不會走偏了路,卻絕對無法正中靶心,無法讓自己筆下的文字與放諸過去、現在、未來皆準的真理互相激盪。
重點在於,有決心,並且持續不懈地寫。
「管理人群的最上策,就是鼓勵他們淘氣。如此一來,他們便會受制於這種較寬廣的知覺。給你的牛或羊一片廣袤的牧草地,這才是管制牛羊的辦法。」
你也需要一片寬敞的寫作場域。別太快扯疆繩,給自己龐大的漫遊空間,作個徹底迷途的無名氏,然後重返故土,開口說話。

●鄉愿的個性
就像認和運動一樣,為了讓寫作進步,你就得勤加練習。不要只是盲目地定期練習,盡責了事。別光是把時間寫滿為止,你必須非常盡力。當你坐下來習作時,應樂於把整副生命放盡字裡行間。不然,你只不過是機械性地推著筆橫過紙上,並且不時地看一看時鐘,看時間到了沒有。
有些人聽從「天天寫作」的原則,照章行事,卻沒有進步。因為他們只是在盡責任而已,這是種很鄉愿的做法。這樣不啻在浪費能量,因為人需要花很大的力氣,才能在沒把心放進去的情況下照章行事。要是你發現這正是你基本的心態,乾脆停筆。停止寫作一星期或一年,等到你渴望說些什麼,等到你覺得不吐不快,再回來寫作。
你並沒有損失時間,你的能量會更直接且比較不會被浪費掉。困擾永遠會有,不過你內心深處的情感餘燼將已得到空間和空氣,正開始死灰復燃。你會更有心投入寫作,為寫作獻身的決心也更為堅定。
如果你已經拼命寫作了好一陣子,數週、一個月或一整個周末分秒不停都在寫,就應該徹底休息一陣子,去做些截然不同的事情,別再想寫作的事。你將慢慢體會到自己的節奏--何時需要寫、何時需要休息。這會讓你和自己的關係更加深刻,而不是盲目地依循規則。
全勤意味著可靠、堅毅和有規律等美德。
學習方式不應非黑即白,不知變通。
在黑白之間,應該也要有灰色和藍色的蹤影。
生活是很了不起的,規律的日常生活應該帶有彈性,這樣我們才會得到空間去感覺一下能間受國民教育、學會讀書認字、用我們的黃皮千筆在印了藍線的白紙上拼字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寫作時也需要這樣的彈性和空間。寫作需要全心投入,歸根究柢,你無法愚弄自己。你必須進入灰色和藍色地帶,進入你的情感、希望和夢想之中。
如果你寫了多年,已經煩了,那意味著你和你自己以及寫作過程並沒有連結在一起。
感受當下的情境是很重要的,不要在事前即自我設限。
與其遵守規則,不如對眾生心懷善念。立下規則是為保護事物不受傷害或濫用,只要心存善念,不必參考法規,自然而然也會行善。
別為了當大好人而當大好人,所謂大好人這個說法很不切實際。
不要設定規矩--「我每天都得寫」--而後麻木地照章行事。
一旦你深入寫作的天地,便無法抽身而出,宣告玩完之後,就回家「乖乖做人」,而且不講實話。如果你在習作時下筆徹底坦誠,那麼誠實的因子便會滲進你的生命之中。
你不能在寫作時挺起腰桿,放下筆時卻又佝僂著身子。寫作可以教導我們說實話的尊嚴,並讓這份尊嚴從紙頁延伸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而且理當如此。
讓寫作教會我們生活,讓生活教會我們寫作,挑戰就在這裡,且讓它彼此來來去去流盪不息吧。

●毫無阻礙
當你甚麼都嘗試過了,你終於接受你的志業,你沒有其他的路可走。不管你有多不情願,前頭總有寫作這項工作,你不能指望天天都能寫得很順暢,這一刻也許順利得不得了,下一回可能喪氣到想放棄,你可能以為一口氣寫了三天,你終於創出自己的節奏,然而接下來卻像跳針一樣,一路吱吱作響,討厭極了。
找出寫作的意義,以寫作為使命,在各種狀況下都要繼續寫,不過別太拘謹嚴苛。要對習作永保友善的態度。回到朋友跟前,比回到敵人身旁容易多了。
把寫作當成呼吸一樣。

●你愛吃的一餐
要是覺得寫作不順,寫出來的東西都很假,那就寫食物吧。食物永遠實實在在,而且是我們每個人回憶往事時,都記得起來的一樣事物。一講到食物,人人都曉得自己愛吃什麼,觀點都明確,具體又清楚。

●利用寂寞
獨自生活,熟悉那種狀態,那是人罪中的住所。
寂寞永遠會咬噬人心,但是得學著挺身迎向它,別被擊垮。
研究孤絕的處境,產生興趣後,就不再會有掙扎。
寫作時,想像你正與他人分享你的看法;走出寂寞的深壑,向另外一個人表達自己。
藝術就是在做溝通,品嚐孤絕的苦澀滋味,與所有曾經孤單的人相濡以沫並互相憐惜。
寫作時,引領自己在心裡想起某人,想著要向他傾訴你的生活;透過寫作,讓自己靠向另一個寂寞的靈魂。
運用寂寞,寂寞的苦楚使你迫切想要和世界重新連結一起。拾起那份苦楚,運用它來驅策你更深入表達自己的那股渴望。

●藍色口紅和刁在唇邊的一根菸
有時候我們就是一籌莫展,覺得很無聊,對自己、對自己的聲音,以及平常的寫作題材都感到厭倦。
事實上,往往一個小小的道具便能讓你的心另闢天地。染頭髮、綠色指甲油、燙頭髮...
你需要去做平常不會做的事。只要能讓你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世界就行了。

●回家
如果你想要你的作品達到完整,回家是很重要的。務必宣示清楚自己的所來處,並深入檢視你的根源。顯揚並擁抱它,或者最起碼的,接受它。
我們往往注意到別人的生活有趣,但自己的卻很乏味。我們失去重心,一面倒,因為我們正在尋覓我們以為自己並沒有的東西。這並不表示我們只能寫關於自己的事,而是我們應能以寬容大度的心,看看我們自己以外的世界。
你從何處來會影響到你的寫作,連語言模式亦會受到影響。
有些詩人之所以偉大,並不在於他們說了什麼,而在於它們能夠應合某些語言韻律的能力。
在練習寫作時,常會扣緊某種形式,可能是你每周日在教堂聽到的講道聲,搖滾樂的節拍,或者你參加四健會會員農品展時聽到的主持拍賣聲。你並沒有寫下講到內容,卻把銘刻在你心版上的那種模式,用你自己的話和感覺寫了出來。
你的家族和地域也有迷人的說話方式,去了解它,欣賞它。
回家是為了得到自由,是為了不逃避真正的自己。千萬別賴著不走。
如果你想逃避什麼,在你的筆下便會顯得一清二楚。比如,假如性令你不自在,別人都會看得出來,因為在你的文字中,不是從來不提性這一回事,活像你筆下的人物角色、動物和昆蟲,全部都是無性的;不然就是走向另一個極端,老是在寫妓女和色情片。你應該走一條讓你感到自在的道路。
我們是現代紀元的產物,這讓我們的生命風副,卻也使我們陷於進退兩難的處境。我們並不是只有一種身分,我們的根變得越來越難挖掘。雖然根很重要,但也是容意逃避的事物,因為跟裡頭往往埋藏著痛苦--這就是當初我們離開的原因。
別讓自己墜入坐井觀天的陷阱中。走進你住的地區,但別停下不走,讓它激起你想檢視並仔細看看這世上更多地方的好奇心。
回家,是為了讓你能夠安靜且清楚地滲進你自己的族群中,並以那裡為起點,去了解所有的族群以及他們所做的奮鬥。

●故事圈
召集朋友進行說故事活動,圍成一圈,點蠟燭營造魔幻的氣氛。
你手寫你口,文字口語化,不求華麗。

●寫作馬拉松
一次寫四小時。
10分鐘+10分鐘+15分鐘+20分鐘+20分鐘+30分鐘。
寫10分鐘後可以走動休息,朗讀剛才寫的東西,誰都不做評論。如果成員人數太多,會佔掉太多時間,就分批輪流朗讀,不是每個時段結束後都讀,而是每隔一個時段讀一次。一有人朗讀完畢,自然會有片刻的停頓,允許有人不想讀,或是讀兩次,有人想多朗讀或少朗讀都可以。寫稿,朗讀;再寫,再讀;通常你會停止東想西想,變得越來越不自覺。因為沒有人會在旁批評議論,你會覺得越能自由自在、隨心所欲地寫。
如果你想回應某人寫的東西,可以在下個寫作時段提筆向此人致意。
不批評別人的文章能讓我們產生一種想要發言的健康欲望。你可以盡情宣洩那股能量。
寫、讀、寫、讀,這是一種讓你得以不受內部檢查干擾的絕佳方式,讓你想有寬闊的空間寫出你的心裡話。
可以讓大家把想到的寫做題目寫在紙條上,摺起來放進盒子中。每一回寫作時段展開時,有人抽出一張紙,念出上面所寫的題目。你不見得一定要寫這個題目,不過要是沒有靈感,可以從這個題目著手來寫。
一旦你進入那種自動狀態,你什麼題目都能寫。
馬拉松結束後,必須獨處至少半小時,做些勞力、具體的事情會大有幫助。
馬拉松之後會有種赤裸裸的感受,獨自寫作數小時後,也會出現這種感覺。我們不習慣如此坦白開放,但接受它吧,處於開放狀態是很美好的。

●承認你寫的東西
有人會寫出不世出的傑作,卻絲毫不覺自己寫出好作品。
受壓抑、缺乏安全感的人,尚未覺醒,看不出自己寫出佳作。不論別人如何的給予肯定。
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深具自信的寫作聲音,我們卻往往無法連接上這個聲音,即使連接上了,也寫出佳作,卻不佳以承認。
人人都擁有真實的聲音,這聲音可以以真正的尊嚴與細節,詳進表達出他或她的生活面貌。
在我們所能達到的偉大境界和我們的自我認知之間,似乎有著一段落差。多看看自己的作品吧!
信賴自己的聲音,並從那裡寫起。
我們很難去理解並珍視自己的生活,卻能比較輕易地看到自身以外的事物。
在承認自己寫出佳作的過程中,我們會慢慢消除存在於我們的真實本性與看出真實本性的意識能力之間的盲目落差。我們學會接納自己正是當下那個具有創造力的好人。
我們應該認清我們的內在是很美好的,應該散發我們的美好,並在我們的外在創造出美好的事物。內在的豐美,亦即自我意念與作品一旦連結,變可帶來大多數亦恕家夢寐以求的寧靜與信心。
事情並非「這個作品很爛,所以我們很爛」,或這「這個作品很好,但我們很爛」,或「這個作品很爛,但我們很好」,而是「我們很好,因此我們有能力掙脫抗拒的心理,從而發光發熱,寫出佳作,並承認那的確是我們自己的作品。」這世界承認它好,哪有我們自己承認它好來得重要。

●信任自己
把一件作品交給一百個人,很可能會得到一百個不同的意見,不見得有天壤之別,可是還是很不一樣。你和自己之間的深刻關係之所以非常重要,原因即在於,你應該聽聽別人的看法,而且要聽進去,(別在自己四周圍起銅牆鐵壁。)然後作出自己的決定。那是你的詩,你的聲音,沒有什麼非黑即白、清晰明確的規則;那是你與自己的關係;你到底想要說什麼?你想怎麼暴露自己?在作品中赤裸裸地呈現自己,不啻放鬆控制,這是件好事。反正我們也不在掌控之中,別人見到了你的真實本色。有時,我們還不瞭解自己做了什麼,便已暴露了自己。這種感覺很不舒服,可是把整個人凍結起來,思豪也不肯暴露,卻讓人更加痛苦。
時間最能檢驗作品,要是你對某件作品沒有把握,就暫且擱置一旁一段時間,六個月以後再看看,屆時想法會比較清楚。你可能會發覺,有些詩你喜歡得不得了,別人卻覺得不怎麼樣。即使六個月後你回頭重讀,發現那件原本不太有把握的作品簡直差勁極了,也別擔心,你的堆肥中優秀的那一部分已經分解了,將會生出美好的事物,請保持耐心。

●日本武士
置身於創作空間裡,鼓勵是真誠的,是從那個寬容又開放的創作領域中油然而生的。
不要把創作者和編輯角色混在一起。
「如果詩中只有一行具有能量,就把其他的統統刪去,只留下那一行。」
詩傳播生命、負載活力,每一行皆應生動有力。保留文章中帶有能量的部分,其他一律捨棄。
日本武士的精神就是,痛下毒手。人變得強悍一點。不是要你變得殘酷無情,而是要有面對真相的強悍作風。真相並不會害人,真相使得這世界變得更清楚分明,詩句更光華耀目。
拿出勇氣,保持誠實,樂於放手是很好的過程。不要浪費時間討論不喜歡或差勁的作品。
寫作時,有時會浮出心靈迷霧之上,看得份外透徹清楚。不過我們能量充沛,活力洋溢時寫出的作品,不見得偏偏都是佳作。眼睛雖然睜開了,可是人還是迷迷糊糊的。曉得我們寫的東西哪裡生動,哪裡清醒固然很好,然而最後能變成一首詩或一篇散文的,卻是我們在寫作時充分燃燒、放出光芒的地方。任誰都能聽得出來差異在哪裡:出自源頭、出自初始意念的東西能夠喚醒並激發每個人的活力。
樂於真誠面對自己的作品,要是某篇作品寫得不錯,那最好;要是寫得不好,也別痛打死馬,繼續寫下去就是,會有別的東西出現。

●重讀與重寫
寫完一個作品後,最好稍等一段時間再重新閱讀,時間能讓你得以保持距離,客觀地看自己的作品。當一本筆記本已被習作填滿了之後,坐下來,把筆記當成是別人的,整個重看一遍。懷著好奇的態度:「這個人有哪些話不吐不快?」舒舒服服地坐定,好像正預備要讀一本好小說;逐頁閱讀,就算當你在寫作時,覺得文字似乎挺枯燥的,這時你將可體察出作品的肌理和節奏。
提醒自己是個有感覺、能想、能看的生命。喚醒自己,覺察到我們正在體驗的生活。
重讀自己的作品,可以看出自己心智活動的痕跡。注意看你原可更深入探討,卻基於懶惰或逃避心理而縮手不前;看看你在哪些地方真的枯燥乏味;哪些時候光是一味地發牢騷,反而讓你更深陷泥淖。等你讀夠了自己的牢騷,便能學會在寫作時迅速轉移話題,而不會在牢騷的迷宮中徘徊太久。
在做寫作練習時,你經常弄不清楚自己寫的東西是優是劣。我們的意識心靈並不是時時刻刻都在控制中。
我們的某一部分可以一邊走過嗡嗡蚊群,一邊碰觸到內心深處清澈的地方;我們可以忽視內在那個愛批評的人消極又喋喋不休的閒談聲,不停地在紙上移動我們的手;穿透所有散漫思緒,繼續不斷地寫就是一種練習。
重讀作品時,把筆記本中寫得好的地方,整段整段地圈出來。可當成未來寫作時的起點,也說不定是首完整的詩。白紙黑字可以讓人分辨清楚這東西寫得好不好。寫作時只要用心,真的寫在當下,那麼寫出的東西就是完整的。大可不必在這驅使自我去操控那些文字,好讓它們看來優美一點,或者呈現出我們想要它們呈現的樣子;完美、快活,完全沒有問題。赤裸裸的寫作,是個機會,讓我們得以審視自己,顯露自己的真實面貌,並且不試圖操縱、沒有侵略性的情況下,接納自己。別企圖掩蓋自己的感覺(快樂、悲傷_),如果那是你的感想,不要做任何判斷,接受它就是。
當然,也應該有編輯和校訂的空間。編輯會讓我們:「好,我已經放縱我內在的創作者了,現在要回到恰如其分、循規蹈矩、理性的心態,終於要讓一切恢復秩序。」你會無所不用其極,設法取得控制。你的作品容不下這個自我任所欲為,吹毛求疵,意圖操控一切。你在重讀作品時,應該搖身一變為日本武士,一位凡遇非屬當下的事物,即勇於出手鏟除的偉大戰士;就像一位心靈清淨、乾淨俐落的日本武士,不感情用事、用澄澈且洞悉的心靈來閱讀。
挑三揀四、橫加干擾、原是人之常情,因此讓你的自我有事情可做,反正別讓它管你寫作就對了。
把校稿當成「重新發想」,如果作品中有曖昧不明的地方,只要再次想想你原有的印象,並加進細節,就會讓作品更貼進你心底的想法。
坐下來,進行定時寫作,並且在原始版本以外,就某一題材再寫第二、第三、第四遍。別擔心自已有所重複,可以把幾次的作品統統重覆一遍,自各篇中摘取的精華段落,組合在一起
,把定時寫作的精彩部分組合成一篇文章。
利用定時寫作的方法和規則,有助於重新投入以前所寫的的作品裡。試著和初始的意念再次產生連結,這能避開自我干擾。

●我不想死
當一個有靈性的人站在偉大的作品前面,會感到心境祥和;藝術家看到傑作時,則會受到鼓舞,也想創造出另一件傑作。藝術家流露出生命力,有靈性的人則散發祥和之氣。在生命力之後也務須觸及寧靜祥和之氣,祥和的背後,則洋溢著無窮的活力和自發精神,也就是那當下的行動。
用不著憤怒、自責或自憐,而要接受真實的自己。一但我們能在寫作中達到那個境界,便可碰觸到促使我們勤寫不輟的某樣事物。僅管生命在我們眼前翻轉不休,死神在我們身後嚎叫,我們都能開始去寫我們不能不講的話。

●結語
最大的掙扎並不是真正提筆寫的時候,而是得努力克服既怕成功又怕失敗的恐懼心理。最後終於燃燒殆盡,只留下純粹的行動。
任何事情,只要投入全副心力,便是一趟孤獨的旅程。你不能巴望有人會和你有同樣激動的情緒,或充分了解你所經歷的種種情況。接受這種狀況,接納別人給你的愛和支持,可是對那該是哪種愛和支持,別心存指望。
我們都以為成功能帶來快樂,可是成功也可能帶來寂寞、孤立和失望。
給自己空間,想怎麼感覺便怎麼感覺,可是不要覺得自己不應該擁有各式各樣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