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4年3月28日

生命不再等待NO TIME to LOSE-Pema Chodron佩瑪‧丘卓

作者序
《入菩薩行》(The Way to Bodhisattva, 梵語為Bodhicharyavatara)造於十二個世紀以前的印度,此一經典級的論典為印度聖者寂天(Shantideva)菩薩所造。此論是為出發心菩薩所寫的一本重要指南。這些精神勇士希望能減輕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因此它屬於大乘(Mahayana),此乃佛教中重愉廣大無邊支慈悲並培育靈活柔軟、平等無分別智慧的一支。
《入菩薩行》計分十品,巴楚仁波切依據佛法大德龍樹菩薩以下的偈頌,而將全論分為三大部分:
菩提心妙寶,未生者當生;
已生勿退失,展轉易增長。
梵語bodhichitta常譯為「覺醒的心」,而且有一種要袪除痛苦的強烈希求,在相對的層次(即世俗論),菩提心的表現是希求,精確地說,就是由衷渴望自己從無名和習性中解放出來,以便幫助他人亦達此一境地;減輕他人的痛苦才是重點。我們幫助自己所認識、所關愛的人,便開始接近目標了;但根本的志向是全面的,包括所有的人。菩提心是「不可能的任務」;吸願祛除一切眾生的痛苦,包括素未謀面以即令我們心生憎惡的人。
在絕對的層次(即勝義論),菩提心是不二智,心念廣大無邊、平等無分別的本質,最重要的是你的心--你的,也是我的。
根據巴楚仁波切的三分法,《如菩薩行》的前三品闡釋龍樹菩薩偈頌的開頭--「菩提心妙寶,未生者當生」--指關懷他人的出發心。我們渴望在自己和一切眾生--甚至從未關心他人福祉的人--身上發生這種變化。初品是讚嘆偉大菩提心的狂想曲,第二品是為心做準備,來滋養菩提心的希求;如同鬆土整地,我們為心做準備,好讓菩提心的種子生長其上。第三品介紹菩提願,決心用一己得生命來幫助他人。
我們的辛斯通常圍繞著自身的舒適和安全,卻不太能轉到他人所經歷的困境。我們一方面認為自己的偏見和憤怒有理,一方面又害怕並指責他人的偏見和憤怒。我們不希望和自己所愛的人受苦,卻原諒自己施於仇敵的報復舉動。在每天的新聞中見到「我最大」(me-first)思維所帶來的悲慘結局,我們也許希望所有男女都生起菩提心,然後,不再仇敵尋求報復,甚至凡而希望他們得到平靜。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便是一個例子。他了解幸福快樂要靠整體療癒,選邊站--黑或白、加害者或受害者--只會令痛苦無消退之日。如果要得到療癒,每一個人都要先被療癒才行。
令世間發生正向轉變的人,一定有廣大的心胸,他們心中的菩提心已大大覺醒,他們運用善巧方便與大眾溝通,帶來巨大的改變,甚至改變了那些從未關切過他人的人。這便是《入菩薩行》前三品的主題:覺性的初曉。
龍樹菩薩的下一行:「已生勿退失」,是有關《入菩薩行》的四、五、六品,著重菩提心的培育。如果不加鼓勵,想止息痛苦的希求會暫時休眠,雖然不會完全消失,但愛和同情的能力必會降低。
智慧也是一樣,僅僅瞥見心的開放性,我們都會深深為之感動。它會激發我們勤讀如本論之類的經論,喚醒我們的迫切感,覺得要在生命中做些有意義的事才行。但如果我們不去滋養這個發心,它便開始轉弱,我們便只顧得了眼前的生活,卻遺忘自己曾經有過的廣闊視野。因此,我們一旦感到菩提心的希求,便需要學習如何持續下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