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4年3月8日

鑽石途徑-存在與自由

鑽石途徑【存在與自由】
作者-阿瑪斯 A.H. Almaas   策劃、翻譯-胡因夢
新靈工坊
The freedom to be ~ Diamond Heart Book Two

【序】超個人心理學話時帶運動的先驅      胡因夢
   
     現代西方新理學最主要的任務之一,乃是要整合它們對人性的深度理解與世界宗教傳承早已發線的心靈解脫之道。心理學不但要治療人類在俗是生活裡的煩惱,還要為人類帶來真正的解脫及身心靈的統合。A.H.阿瑪斯從客體關係心理學及佛洛伊德派的自我心理學擷取了許多概念和經驗,同時也擷取了心理動力理論及其他的心理學體系。更從自己的諮商過程中累積了身後的個案經驗。他受過最高層的佛法訓練和其他東方修練法門,他自己在修行上也有深刻的證悟經驗。他的觀念反映了葛吉夫(Gurdjieff)的教誨、蘇菲神祕主義、金剛乘及禪宗的精髓。他提醒我們不但要觀察人格與心智的內涵,還要洞察到人類內心最深的本質。

     「鑽石途徑」是一條精準而直接的道路,它提供給我門的除了對心理活動的深度知識外,同時也邀約我門發展出智慧、愛、喜悅、活力、祥和、熱情、好奇、快樂、信任、感恩等等的品質。它把上述的品質是為我們生命本體的不同面相,如果我們能允許自己在每個當下開放地體驗內心所有的感覺,我們自然渴望活出具足本體的生活。對大部分人而言,這份渴望在感覺上似乎是醫蓊深沉的哀傷和痛苦,它埋藏在我們日常的覺知和意識活動的底端。這個背景場域是那麼平常,所以我們經常忽略它。某些人甚至會緊緊抓住這股渴望,把視野放在遙不可及的彼岸。還有的人則基於自保而刻意貶低這股渴望,甚至認為它是不可能達成的一種幻覺。或許絕大部分的人終其一生都在夢遊中,絲毫沒考慮過我們這份最深的渴求。

     一旦隔絕了本體之中的能量、熱情及力量,我們的生命就無法拓展了。我們會感到虛弱、匱乏、不滿足,而這又會促使我們向外追求各種的讚美、肯定、安慰和支持。我們想要說服世界我們並不是那麼虛弱的,然而我們越是努力證明我們的力量,我們的虛弱就越明顯。這又會形成一種想要批判自己和別人的衝動,於是我們的超我--內化的母親形象--便開始全盤掌控我們的人生。人類因為和本體失去連結而造成的「心理坑洞」,往往是我們最想填滿,也最不能面對的問題。這些心理上的議題一項被視為自我認識的障礙,但「鑽石途徑」並不把它們看成是障礙,反而將它們當成是發現終極真相--本體--的重要線索。「坑洞理論」可以說是鑽石途徑對人類陰影層面問題的合心洞識;它最能補足東方修行傳統在心理支持上的不足。幾乎所有的匱乏、自卑及不安全感的問題,都是源自於童年的創傷經驗。這些由創傷所形成的心理坑洞識既是我們不願面對的一種內威脅,也是發現我們早已喪失某些本體品質的機會。整個「鑽石途徑」的精髓就在於揭露坑洞裡的情緒能量,並探入更深的本體本質--譬如上一段曾提及過的愛、活力、祥和、喜悅、信任、感恩等等的高層精神境界,而這些品質都是鑽石般的本體的不同切面。

     鑽石途徑採用的方法非常廣泛,它整合了情緒治療、認知治療、直覺式的揭露、呼吸技法及精微能量的探討,而這些全都包含在靈性的架構之內。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探索」。

「探索」與透過高次元的覺知來鳥瞰意識活動不大相同,後者是東方傳統的禪定修持所採用的方法,其優點是比較容易進入定境與不認同的境界,因為基本上它並不去研究意識的內涵,但缺點卻是無法發展出心理動力式的觀察,也無法「確知」人性錯綜複雜的問題癥結是什麼。「探索」則是一種「理解」的途徑,它不僅是頭腦的認知,而是整合了智力、情感、身體覺知、精微能量及直覺得一種自我認識。「探索」鼓勵也容許自己去體驗當下所呈現出來的坑洞--深層的負面情緒能量,而不帶有偏見、定論、也不去擔憂結果會如何。這種體驗越來越深化之後,我們的覺知就會通達本體的各個面相而得以整合。這樣的方法能帶來的是真正的成長、療癒與解放。

     超個人心理學界的菁英肯恩‧威爾伯(Ken Wilber),將鑽石途徑譽為西方心理學和東方智慧的最佳整合途徑之一。威爾伯說:「它整合了向上迴旋和向下迴旋之道,成為一個前後連貫又十分有效的內在工作形式。」連東尼‧史瓦茲(Tony Schwartz)和賴瑞‧史比洛(Larry Spiro)這兩位難以取悅的知識界菁英,也給予鑽石途徑高度的肯定。《狂喜之後》的作者傑克‧康菲爾德(Jack Kornfield)更是對鑽石途徑倍加讚譽,他說:「阿瑪斯將深刻的靈性智慧及心理學知識注入到鑽石途徑裡,這項工作令他成為現代心理學劃時代運動的先趨。」
 
     鑽石途徑系列叢書(總共有四冊),是阿瑪斯與學員互動時的心得記錄。

********************************************************************************
第一章  放空

《你的心一旦變得自由、不執著、不擔憂,也不特別關注任何事物,那一刻你就是解脫的。這種狀態最大的特色就是沒有定點;你不集中焦點於任何議題或經驗,眼前存在什麼便是什麼。覺得「逍遙自在」,便是處於解脫的狀態。》

自我解脫的過程可以從兩個習習相關及互補的觀點來解釋。第一個觀點將自悟的過程看成是一種自我實踐或本體(Essence)的發展。另一個觀點則將其視為一種解放或開放的過程。你會強調那個觀點,完全取決於你對自己的覺察,而你的絕查又可能會出現兩種論點:本體或人格,你的真實本質或是你所習得的身分認同。從本體的角度來看,自悟意味著了悟到自己的真實本質或發展出自己的本體。如果從解脫的角度來看,所味的開悟指的則是從人格之中徹底解放出來。

在我們的工作裡,這兩種發展是同時並行的;它們其實是同一個過程。過去的靈修體系不是強調前者就是後者,以致於乍看之下它們似乎是相互矛盾的。有十矛盾會升起乃是因為名相所致。採取自悟之道的人往往會說:「你只要了悟自己,發展出內在的潛能就夠了。開悟這檔子是根本是不存在的。」而那些追求開悟和解脫的人則說:「什麼是自我了悟?根本沒有一個自我可以被了悟!自我這個概念正是你必須去除的東西。」

我們的內在工作從未把這兩種觀點分開過。我們看待解脫主要是從本體的發展著眼,不過現在我們要更進一步地探索解放或開悟這個觀點。

覺得逍遙自在,便是處於解脫狀態
對那些嚐過本體(Essence)的滋味、經驗過自己真實本質的人而言,可能會特別渴望徹悟境界,但解脫或徹悟境界是不會去特別關注本體的任何一個面相、品質或狀態的。假如你已經從人格之中解脫出來,那麼不論本體有哪些狀態都跟你無關。處在解脫境界裡,你所經驗到的意識內容就不再有任何重要性。一切都變得很平常,沒有什麼事在發生,也沒有任何巨大的悟境或令人震撼的經驗。那是一種最自然的狀態,它自然和平常到即使是擁有了它,我們也不知道自己正處於這種狀態。幾乎每一個人都經常出入這種狀態,其中沒有任何乍現的靈光或璀璨的內明經驗;它絲毫沒有戲劇性。解脫超越了本體和人格的二元性,就因為它是這麼平常,所以經常被我們忽略,它的細緻使我們無法認出它來。在日常生活裡,每當你沒有自覺意識或不特別關注某個事物時,你就是在經驗這種狀態。

你的心一旦變得自由、不執著、不擔憂,也不特別關注任何事物,那一刻你就是解脫的。這種狀態最大的特色就是沒有定點;你不集中焦點於任何議題或經驗,眼前存在什麼便是什麼。你的心是自在的,你心裡不會想著:「我要這個」、「我要想一想這件事」或「我非得這麼做不可」。你的心是放鬆的,「逍遙自在」這個形容詞很清楚地告訴我們什麼是解脫狀態。

解脫異味著不執著於任何事物;沒有擔憂,沒有掛礙,沒有沉重的負擔感。這時心不專注或束縛於任何特定的意識活動,你可以毫不費力地覺知到心中所生起的意念,甚至連覺知它的意圖都沒有。你不在乎自己是否能察覺本體或者本體是否存在,也不在乎自己是快樂或哀傷,身邊是否有人陪伴。這些事都無足輕重,因為那一刻你已經徹底了脫了你生命中所有的掛礙。這樣的狀態永遠無法透過努力而達成,它會在某一天自然出現,而且當你注意到它時,你甚至不會認為它是多麼了不得的事,你會照舊做你正在作的事。一旦把它看成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它就不見了。當你產生「噢,太奇妙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一定要保住它」的想法時,它就不見了。

執著正好是解脫所沒有的狀態,就因為我們總想抓住這個微細的境界,它才會一閃而逝。
由於早期的養成經驗,我們的心變得只能朝某個特定方向思考,我們拒絕了實相的其他部分而只固著於一點。這份撿擇性造成解脫狀態的喪失,這種狀況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出現了,而定形的時間主要事在五至七歲之間。
解脫狀態勢一種我們不會特別去意識到的解放狀態;處在這種狀態裡,心中所有的事都放下了。然而這並不是一種從特定壓力之中解脫出來的感覺;它就是最原始的解放狀態。你不在乎你正在經驗的是什麼,你的心是開放的,腦子也不固著在任何想法上,你徹底接納一切而又不感覺自己在接納。那種食客不論你的存在有任何需求,你的本體都在那裡,但本體並不是你所關切的焦點,因為它就是你當下的經驗。
我們可以談論這種狀態,卻無法說出它是什麼。你可能會發現,這是你早已經驗過無數次的一種熟悉狀態。

促成解脫的七種品質
解脫的要素,什麼樣的要素能使你「解脫」--剎那即逝的精微覺知?從最根本的角度來看,大概有七個主要元素。
首先你需要的是能量(energy),能量可以幫助你轉化人格及其模式。有能量意味著你有足夠的能力、勇氣和耐力來轉化自己。有了能量你才會感覺:「是的,我可以辦得到。我有潛力、毅力和勇氣。」這股能量將會提供你觀察自己和理解事物的燃料。你需要理解和體認的事實在太多了,因此你需要大量的勇氣和精力才能突破過程中的障礙,有能力對治那些障礙注覺知的幻象。因此,能量和勇氣必須發展和釋放出來。

另一個元素是決心(determination),缺少決心,能量就會失去意義。你需要堅定不移的決心和不動搖的意志,才能持續地面對挫敗和失望。毅力能促使你堅持下去,因此,了解環繞著意志和毅力的人格議題是很重要的事:到底是什麼議題導致了你的被閹割情節?是什麼東西障住了你的意志?你要認清是什麼東西在阻止你說:「無論發生什麼事--失望、痛苦或恐懼--我都要堅持下去。我可能再開悟知前就死了,但我還是不會停止。死後我仍然要堅持下去。」有了這種能力,你的內在工作才會言行一致。

凡事充滿興致,你便能輕鬆突破障礙
另一個元素就是對這整件事的一種輕鬆感,一份欣喜(a sense of joyousness)的感覺。這是一種特定的喜悅感與輕鬆的態度,它是內在工作的本質,亦即對真相、看見真相及體認到真相的一份欣喜。它有點像好奇心--對事物充滿著欣喜的好奇。如果你只有能量和決心,事情會變得過於沉重和嚴肅,但欣喜這個元素能幫你輕鬆地突破障礙。無論做什麼,你都充滿著興致。這分輕鬆感中帶著一股孩童式的好奇,當孩子感到好奇時,他的心中並沒有特定的目標,他不會想得到碩士或博士學位,他只是單純地感覺好奇罷了。

仁慈(compassionate kindness)。這是非常重要而必要的一種品質,因為過程極為艱辛,所以你必須仁慈對待自己。就因為你還沒解脫,所以受苦是很自然的事;為什麼要用驅迫的方式讓自己更苦呢?為什麼一犯錯就必須懲罰自己?仁慈這個元素會使你更信賴自己、信賴成長的過程、信賴你的心和你的本體。仁慈會帶來無私的態度,一旦有了這種仁慈之心,你自然會友善地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別人受苦也會令你感覺痛苦,你不但想解脫自己,也想解脫別人的苦。解脫是沒有固著點的,所以如果集中焦點在自己身上,你就變成一個最大的固著點,「什麼事我需要的、什麼會傷害我、什麼是對我最有利的?」這些想法都環繞著「我」以及自我的身分認同。仁慈能夠消融掉這種固著或設限的傾向,使你從自我中心的狀態裡解放出來。仁慈能使你承受得注艱困中的痛苦,使你更能信賴自己的本體以及自已的心智能力;仁慈使你在內在工作中變得更柔軟,對別人更慈悲。這是我們在對治人格模式及人格議題時,必須發展出來的一種能力。

處在安祥的狀態裡,自然會升起直覺與洞見
內在工作的另一個要素是內心的祥和(peacefulness),一種安靜下來的能力,而不是永遠在活動和思考。為了體認到真正的解脫,你必須有能力讓心安靜下來,因為解脫境界是剎那即逝的。如果你永遠都在思考和擔憂,並且維持著一貫的快速活動,那麼你就是在阻礙你對解脫的體認。一旦發展出這份能夠去除焦躁的安祥感,我們就會從這種安歇的狀態之中,自然聲起直覺、洞見和細微的觀察。

融入於某件事的能力(capacity to be absorbed in something),也就是完全融入於你正在做的事,不論那是什麼。你完全專注於眼前的經驗,徹底涉入其中,甚至到忘我的程度。這是一種能力,一份與經驗之間的關係,一種擺脫掉人格的解放感。人格通常會跟經驗保持距離,他對徹底融入、與經驗合一感到恐懼。當你完全證悟到本體時,這份了悟是無法說清楚的;你已經完全投入於其中,除了本體之外什麼都不存在了。譬如你正在製做一張桌子,你是那麼地投入,以至於你、工具和桌子都結成了一體。處於這種狀態裡,你的頭腦完全停止了區分獲分別意識。你可以融入於任何一種行動、情緒、思想、感覺或本體的某個面向,印度教徒稱這種境界為三摩地,自我的徹底消融。處於這種狀態裡,人格終於允許自己死亡、消失,與眼前的任何一種經驗徹底融合。

最後一個解脫的元素就是覺醒(awakening),亦即在你的經驗中覺醒的一份能力。覺醒和覺知。
你的覺知是這麼的清晰,就像是剛剛醒來一樣,甚至有一種周圍都是光的感覺。覺醒的品質是內在工作對治昏沉和愚鈍的解藥,你必須靠它來了解你所有的人格議題,也必須靠它來對治執著的傾向。你對眼前發生的事是充滿著覺知的,裡面沒有絲毫昏沉的成分。在你清明得覺知下,事物變得清楚而明確,你能如實看見事物的真相而非透過潛意識在看。這樣的狀態就像萬里晴空,沒有一絲的雲霧。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在看著一片晴朗的天空,因為你本身就是這片晴空。你的心室徹底開放及清明的。

擺脫執著的鑽石意識
這所有的要素最後會結合成客觀意識。這七個要素--能量、決心、欣喜、仁慈、融入、祥和吉覺醒--會融合成一種現象,一種客觀的品質。這份客觀意識正是對治人格執著傾向的必要條件。有了客觀意識,你就不再受你的超我寂無意識的影響。你不再受過去的經驗、觀念或意見的制約。你的力量、意志、欣喜、仁慈、祥和及融入的能力都是客觀的。客觀意識將這七個元素帶入另一個次元,另一種層次。這七個元素也被稱為Lataif--七種精微意識的元素,能量屬於紅色Latifa,決心屬於白色Latifa,欣喜屬於黃色Latifa,仁慈或慈悲屬於綠色Latifa,祥和屬於黑色Latifa,融入的能力屬於藍色Latifa,能夠使我們解脫欲望的覺醒元素,我們稱之為澄明的Latifa。Lataif 是一種非常精微的東西,有人說它像空氣,能夠產生七種品質的精微之氣。

因為上述七種元素已經得到平衡,所以意識變得客觀,這正是擺脫人格執著傾向所必備的品質。客觀意識,我們所謂的鑽石意識,能夠使我們從人格的執著傾向支中解脫出來。這是一種全觀意識,它不像人格只集中在某個焦點。

這七個要素存於當下的解脫狀態裡,如果你能客觀地審視內心的衝突和困境,你會發現它們不外是對客觀意識的抗拒,或是不想看到事物的真相。你執著於你所依戀的事物,你並不想看件事情的真相。

其實你最執著的對像就是你的人格、人格的運作模式以及你的好惡模式。你和你的人格已經相處了很長的時間,對它早就習以為常。即使你並不喜歡它的某個部分,你仍然依賴它、熟悉它,因此為什麼要擺脫它?你並不想從中解放出來。

客觀則意味著你必須認清你的人格所扮演的角色。憑著這份客觀意識才能覺知到解脫境界,因為它沒有任何會阻礙覺質的執著態度或蒙昧傾向。這七個元素所已被稱為解脫的要素,不只是因為它們可以引領你進入客觀意識和解脫狀態,更因為它們都存在於當下的解脫狀態裡。你本來就是擁有這些品質的。這些品質都存在於客觀次元、鑽石意識或客觀意識裡。當鑽石意識最終覺知到解脫境界時,它會變得更柔軟、更細緻、更放鬆、更暢然無阻。其中沒有任何的結構與執著,不堅持這樣或那樣,也沒有任何偏好。但這並不意味你是客觀的或不客觀的,是仁慈的或不仁慈的,因為連這種分別意識都不存在了。上述的品質全都已暢然無阻、融為一體的方式同時存在著。你是那麼的放鬆和自在,根本不會去思考自己是否快樂或仁慈;只要你一說:「喔!我現在很快樂!」快樂就不見了。其實你就是它,事情只是這麼簡單。你照舊做你的事,任何事都沒什麼大不了,因為你徹底自由了。你已經學會了如何放鬆。你已經解脫,而且覺醒了。

澄明的品質非常重要,因為你終於知道你知道了,這便是一種悟境。你必須有覺有知才能認出解脫境界,才能融入於其中而不緊抓著它不放。

一旦變成一盞明亮的燈,你就不需要刻意去看了
這七個元素最終會製造出第八個元素,亦即七者結合澄一體形成一個八角形。是構成Lataif的幾個重要的本體面相。如果你繼續進行內在工作,你會發現每一種Lataif都像是一個完整的宇宙,它們會幫助你達到徹底的放下。

問:留意在這整件事中有什麼作用?
回:留意是發展出覺知的一種方式。當你覺醒時你是警覺的,但又不是在刻意留心什麼。一旦變成一盞明亮的燈,你就不需要再刻意去看什麼了。因此覺醒又稱為完美的不留意。你留意、留意、再留意,直到變成留意的本身為止,然後你就不再需要費力去留意,而只是覺知罷了。你已經不需要為了看見而留意,你自然而然就會看到了。但首先你必須留意很長的一段時間,必須發展出留意的能力,直到你變成留意本身為止。

問:你可不可以談一談Ridhwan這個字的意思,還有它和解脫之間的關係。
回:Ridhwan指的是從解脫之中生起的一種圓滿感。當你解脫時,你的人格終於趕到滿足了,你的人格終於從痛苦和衝突之中解脫出來。耶穌基督說,你必須像孩子一樣才能進入天國。Ridhwan或圓滿感乃是通往天國的一扇門,它也是本體的一個面向。
解脫真的只是人格變得自由的那個當下:人格終於放下了它的執著而允許自己放鬆下來。人格一旦放鬆下來,你就會變成一個小孩,那時你就在天堂了。在阿拉伯文裡,Ridhwan這個字指得是守護天堂的天使,不過它也是圓滿、滿足自我完成的一種條件。許多修行體系都不談論這件事,理有很簡單:對一個沒有解脫經驗的人談論這件事,只會徒增他的執著傾向。事實上,一味的談論天堂有多麼美好,只會加強不幸和固著的態度,這就是許多修行體系只探討如何放下的原因。你也許正處在天堂裡,可是如果不知道放鬆,你還是無法享受它。

*********************************************************************************
第二章   心與本體

探索mind這個字,這是個很普通的字,我們內在工作經常會用到它。一般人所謂的mind通常語焉不詳,而且每個人的用法都不一樣。此外還有一些文化差異,美國人的mind和西藏人的mind意思就不太相同。西方人所謂的heart其實就是東方人的mind。要弄清楚mind與heart之間的關係。我們從最廣泛及最膚淺的定義來檢視mind,然後再進入它更深的面向。

內在及思維系統的容器
最常見的觀念就是mind是由你的思想及思維系統所組合成的,而它是與你的腦子相連的。在我們的文化裡,當人們用mind時,通常指的是思維、意象、思考過程及頭腦裡閃過的事物。因此,它通常被理解成思維系統、思想過程或思想本身。

但此定義沒有普遍性。當佛洛依得使用mind這個字時,指的是一切的印象、感覺、情緒、覺受,而不只是思想;這所有的印象全都被視為mind的內容。他假設mind還有另一個層次,他稱之為「無意識」。
因此在西方文化裡,mind比較專門的用法指的是經驗內容的總合。所有的印象都可以被視為mind,而我們還可以把它區分成內容及思維系統的容器。不問思維的內容、思維系統或內容得覺知者,都可以被視為mind。心理學的文獻裡通常不做這種區分,它們主要是在區別生理上的神經系統和思想本身。如果你認為mind指是思考本身,那麼思維系統就是生理上的神經系統或腦了子。但如果你認為mind指的是所有的印象和經驗,那麼思維系統就成了整個神經系統,包括脊椎、神經中樞及腦子。某些哲學家所謂的mind是超越腦子和神經系統的。他們假設透過頭腦在運作的是small mind,透過整個神經系統或整個人體而運作的則為big mind。這裡的mind並不是一個明確的東西,而是一種力量或作用力。至於這股作用力到底是什麼,人們並不清楚。
這又會延生出對mind本質的疑問:與腦子及神經系統有別的mind到底是什麼?思維的過程裡是否隱藏著一股作用力?
在西方世界文化裡,除了腦部研究的學術領域之外,很少有人探索這個問題。不過有個例外就是宗教或哲學理所談論到的「神之道」(Logos),是一種形上概念。在東方修行體系裡,「心」mind指的是比頭腦及思想更廣泛的一切印象、思想過程及整個思維系統。所有的精神內涵都稱為心。同時他們還企圖理解心的本質是什麼。這所有的印象是獨自存在的或是從某個東西裡產生的?這些印象是不是在神經系統裡所產生的生理或電化學活動?這些思想、感覺或覺受到底源自何處?尤其是佛家體系,我們會發現它很認真地想理解心的本性,最根本的本質。

思想無來也無去,心是一片無礙無邊的空無
在西方世界,心理學家已經明確地採用「心理結構」或「精神結構」來描述mind的構成。其中的一種說法是,從童年到成年的過程裡,mind會發展出一種結構,但心理學家通常不會探討那個超越或有別於mind的東西。

在東方的許多修行傳承裡,當人們想要了解「大心」(big mind)的時候,往往不會去檢視它的結構,只試圖去體悟有沒有一種心是超越結構的,或者這個結構是由別的東西所創造出來的?這條路發展出許多禪定體系,它們都在試圖了解心識活動,留意它所有的印象和過程,它們很想知道是否還有別的東西存在。當心安定下來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心念活動靜止時剩下的是什麼?據說一旦真的探入到邏輯活動的終點,你會發現存在的只有一片空無。如果所有的思想、覺受和感覺全都消失了,也就是經驗的內容全都不見了,那時是根本找不到思想者、經驗者或任何結構的。這便是所謂心的本質。東方修行體系一般認為心的本質就是空無,在這個典範裡,思想是無來也無去;它們來自於空無,也回歸於空無。心最終只是一片無礙無邊的空無。這空無並不是某個實存的空的東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